[实用新型]烧结烟气循环高效混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8513.5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栾元迪;战立刚;翁旭霞;李兵;孙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7/02 | 分类号: | F27D7/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烟气 循环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烟气循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烧结烟气循环高效混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烧结厂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烧结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节能减排,需将烧结机生产过程中大烟道中的高温含氧烟气循环至烧结机烟气循环罩中参与烧结过程,因此循环烟气的温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现有的循环烟气混风装置难以确保冷热风迅速均匀混合,导致循环烟气的温度波动范围较大,经常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因此难以保证烧结生产的连续性,影响烧结机的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循环高效混风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烧结烟气循环高效混风装置,包括混风装置壳体,混风装置壳体的一侧设置混合风出口,混风装置壳体的另一侧与热风管连通,热风管上套有螺旋状的冷风盘管,冷风盘管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出风端通过通孔与混风装置壳体内部相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混风装置壳体的内部安装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热风导流壳体,热风导流壳体为圆锥形壳体,热风导流壳体的尖端朝向热风管,导流壳体的中轴线与热风管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混风装置壳体和混合风出口之间设置导流罩,导流罩距离混风装置壳体较近的一侧向外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冷风盘管的直径由进风端向出风端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冷风呈高速旋流状态进入混风装置壳体,使冷风可以与高温烟气快速均匀混合,从而实现稳定烟气温度的目的,保证烧结生产的连续性,提高烧结机生产效率,增强节能减排的效果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热风管3冷风盘管4热风导流壳体5混风装置壳体6导流罩7混合风出口8固定架9进风端10出风端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烧结烟气循环高效混风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混风装置壳体5,混风装置壳体5的一侧设置混合风出口7,混风装置壳体5的另一侧与热风管1连通,热风管1上套有螺旋状的冷风盘管3,冷风盘管3两端分别为进风端9和出风端10,出风端10通过通孔11与混风装置壳体5内部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冷风盘管3可以使冷风呈高速旋流状态进入混风装置壳体5,使冷风可以与高温烟气快速混合,从而实现稳定烟气温度的目的,保证了烧结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烧结机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进一步提升冷热风混合速率,可在所述混风装置壳体5的内部安装固定架8,固定架8上安装热风导流壳体4,热风导流壳体4为圆锥形壳体,热风导流壳体4的尖端朝向热风管1,导流壳体4的中轴线与热风管1的中轴线重合。热风经过热风导流壳体4时被热风导流壳体4向热风导流壳体4边缘分流,使热风主动与高速旋流状态的冷风混合。
本实用新型为对混合后的循环风压缩聚合,可在所述混风装置壳体5和混合风出口7之间设置导流罩6,导流罩6距离混风装置壳体5较近的一侧向外内径逐渐减小。导流罩6能够消除旋流状态的循环风中心的低压区域,使进入烧结机循环罩中的循环风压力稳定。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冷风进入混风装置壳体5时的风速,将所述冷风盘管3的直径由进风端9向出风端10逐渐减小。该结构能够更进一步提升冷热风混合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8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输送装置中的挡料机构
- 下一篇:板块切割用自动转向推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