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的过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8920.6 | 申请日: | 201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7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樊敬原;金伏娟;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德沃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7/00 | 分类号: | B66C7/00;B66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自动过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起重行业中,随着车间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车间不同跨度之间物料搬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车间叉车类运输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工作强度和效率的要求,这就需要在相邻车间的行车上安装过轨装置,这样可以实现设备在车间各个位置的自由搬运,而不用借助任何地面设备,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要解决过轨问题,最重要的难点一是一台起重机要运行到另一台起重机的端部,两根主梁的中心线正好在一条水平线上;二是两台起重机的小车车轮踏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两根主梁之间的间隙既要满足小车通过时不下陷,还要满足两根主梁来回运行时不碰擦,并且在过轨时两根主梁的相对位置不移动;三是两根主梁过轨端的止挡必须可自由调节,既能满足葫芦止挡需要,又能在过轨时自动留够距离让小车过轨。四是小车供电的集电器也能顺利过轨,保证小车任何状态下供电正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过轨装置难以满足两根主梁的中心线正好在一条水平线上、两根主梁之间的间隙既要满足小车通过时不下陷的缺陷,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过轨系统,通过该过轨系统能够在过轨前实现自动对轨,并且在对轨完成后自动锁定两根主梁,保证过轨的平稳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起重机的过轨系统,其特点在于,该过轨系统包括自动定位系统和过轨装置,
该自动定位系统包括光电装置和电控设备,该光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大车端梁上的光电限位开关和光电靶板,该电控设备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该过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导杆装置、设置于第一主梁上的第一止挡和设置于第二主梁上的第二止挡以及卡槽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导杆装置,该导杆装置安装于第一主梁靠近第二主梁处,该卡槽装置设置于第二主梁靠近第一主梁处,该卡槽装置用于容置锁定该导杆装置。
优选地,该导杆装置、该第一止挡、该第二止挡和该卡槽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地,该导杆装置包括万向关节和花键。
优选地,该导杆装置的运行速度为7.5mm/s。
优选地,该过轨系统还包括手动驱动系统,用于手动驱动该过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该过轨系统能够在过轨前实现自动对轨,并且在对轨完成后自动锁定两根主梁,保证过轨的平稳安全。另外,该过轨系统还配备有手动驱动装置,即使在整个起重机断电过程也能实现一侧起重机的手动运行和过轨装置的手动对轨、锁轨,保证起重机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过轨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定位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过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5,一种起重机的过轨系统,其特点在于,该过轨系统包括自动定位系统和过轨装置,
该自动定位系统包括光电装置和电控设备,该光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大车端梁上的光电限位开关和光电靶板,该电控设备包括PLC;
该过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7、导杆装置8(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推杆)、设置于第一主梁上的第一止挡3和设置于第二主梁上的第二止挡4以及卡槽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导杆装置,该导杆装置安装于第一主梁靠近第二主梁处,该卡槽装置设置于第二主梁靠近第一主梁处,该卡槽装置用于容置锁定该导杆装置。
其中,该导杆装置、该第一止挡、该第二止挡和该卡槽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该过轨系统还包括手动驱动系统5,用于手动驱动该过轨装置。
当需要过轨时,操作第一根主梁运行,当第一根主梁运行到第二根主梁一定范围内时,自动定位系统开启,第一根主梁的自动锁定第二根主梁的位置,并向其靠近;在第二根主梁的端头装有两档限位开关,当第一根主梁碰到第一档限位开关时运行速度自动减速,缓慢运行到第二档限位时立即停止,这时两根主梁完全对齐,满足小车过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德沃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德沃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8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马达充磁及装配设备
- 下一篇:管形母线支柱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