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片茶精制加工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9103.2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富;孙西杰;姜红;徐乾;刘云杰;毕昭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李振泉;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片茶 精制 加工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片茶精制加工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茶叶精制,顾名思义是在初制毛茶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细加工。鲜叶经初制后制成毛茶即可饮用。精制的目的是根据市场要求,把各级毛茶归堆拼配,进行后态整理,使之达到样品等级要求及产品品质规格化。
在轻质片茶的精制过程中,如何实现高效率、高品质,是现有的片茶加工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及一种轻质片茶精制加工生产系统,能够通过高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合理的布置连接,实现片茶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片茶精制加工生产系统,包括提升机,还包括和提升机相连的料斗,和料斗出料口相连的打片机,打片机出料口连接设置有内置若干层筛网的第一平面圆筛机和第二平面圆筛机;若干层筛网中各层筛网的目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加,且第一平面圆筛机的筛网目数小于第二平面圆筛机的筛网目数;第一平面圆筛机、第二平面圆筛机被内置的若干层筛网分隔成若干层,每层对应设置有一个出料口;第一平面圆筛机的顶层设置有和打片机出料口相接的第一进料口,第二平面圆筛机的顶层设置有和打片机出料口相接的第二进料口;第一平面圆筛机最上层的出料口连接设置有头子茶收集装置,最下层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相连,中间各层的出料口连接设置有风选设备;第二平面圆筛机最上层的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相连,中间各层的出料口连接设置有风选设备,最下层出料口连接设置茶灰收集装置。
优选的,风选设备包括一号风选机、二号风选机、三号风选机、四号风选机;第一平面圆筛机、第二平面圆筛机内置的筛网都为四层;第一平面圆筛机、第二平面圆筛机被内置的四层筛网分隔成五层,每层对应设置有一个出料口;第一平面圆筛机自上而下的五个出料口分别一号出料口、二号出料口、三号出料口、四号出料口、五号出料口;第二平面圆筛机自上而下的五个出料口分别六号出料口、七号出料口、八号出料口、九号出料口、十号出料口;一号出料口和头子茶收集装置相连接;二号出料口连接一号风选机;三号出料口连接二号风选机;四号出料口、五号出料口和第二平面圆筛机的进料口相连;六号出料口和第一平面圆筛机的进料口相连;七号出料口连接三号风选机;八号出料口连接四号风选机;九号出料口、十号出料口连接茶灰收集装置。
便于对固定量的茶叶叶片进行打片,料斗内设电子计量桶。
进一步,第一平面圆筛机自上而下四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12目、14目、18目、24目;第二平面圆筛机自上而下四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4目、36目、80目、100目。
优选的,一号风选机、二号风选机、三号风选机、四号风选机分别设置有五个风选出料口。
为了保证生产环境整洁,尽量降低灰尘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还包括除尘设备,其和提升机、料斗、打片机、第一平面圆筛机、第二平面圆筛机、一号风选机、二号风选机、三号风选机、四号风选机、茶灰收集装置、头子茶收集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系统,及合理的设备连接关系,使得茶叶叶片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高效率得到所需的高品质的产品;整个系统精简,易于实现。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第一平面圆筛机连接第二平面圆筛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9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