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翼式炉桥燃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147.7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成跃 |
主分类号: | F23H9/00 | 分类号: | F23H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翼式炉桥 燃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带旋翼式炉桥的燃烧机构。
背景技术
生物质固体燃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可再生能源,它是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林产品加工的下脚料通过机械压缩而成的一种固体燃料。由于该燃料的碳排放几乎为零,且没有硫化物排放,其他污染物排放也大大低于国际标准,所以被国际上公认为绿色燃料,被称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我国生物质固化燃料工艺和技术,在最近几年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逐渐在各领域参与能源替代,但是,由于生物质原料中含有多种碱金属(钾、钠、铷、铯、钫等),该碱金属的低温熔融会导致生物质燃料严重结焦而堵塞炉膛或炉芯,这是生物质燃料领域的一个难题。这一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物质燃料的推广应用,致使大量农作物秸秆不能进行能源化转化利用。
目前,为了解决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结焦问题,有些燃烧装置是在炉桥上设置炉篦,以解决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结焦问题;但是这种炉篦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解决结焦的问题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翼式炉桥燃烧机构,该机构采用旋翼式的炉桥,使生物质固体燃料充分燃烧,且燃过的灰渣在旋翼旋转时,被旋翼推挂掉落到下炉芯底部的底灰盒内,从而解决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结焦的问题;且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翼式炉桥燃烧机构,包括下炉芯、下炉芯内的炉桥,其中:
所述炉桥包括旋翼,旋翼的中心有垂直于旋翼面的旋翼轴,旋翼轴穿过连杆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横向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连杆上装有套管,套管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架;
所述下炉芯呈空心圆柱状,炉桥的中心线与下炉芯的中心重合;
所述旋翼的直径大于支撑架的直径。
这样,炉桥上的旋翼旋转时,燃过的灰渣,就能被旋转的旋翼推挂掉落到下炉芯底部的底灰盒内,避免了在炉膛或下炉芯发生结焦。
上述旋翼为两个以上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不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互之间存在高度差。由于螺旋片的旋翼不在一个平面上,而存在高度差,旋翼旋转时,燃过的灰渣,就能被旋转的旋翼推挂而从上下旋翼的缝隙中掉落到炉芯底部的底灰盒内,更是减少了结焦的产生。
上述支撑架包括套在套管上的支撑轴,以及与支撑轴垂直连接的支撑杆。这样,更好地支撑炉桥旋转,稳定性好。
上述从动齿轮、传动齿轮均为伞齿轮。这样的伞齿轮定位性好、防窜动、传动效果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较大颗粒状的燃烧物或未完全燃烧的燃料阻挡在下炉芯内,旋翼上的孔通风供养,更是让生物质固体燃料完全燃烧,大大降低了结焦的问题,提高了燃烧机构的燃烧率。
(二)、本实用新型的炉桥、支撑架结构简单,安装也简单方便,亦可更换;其成本也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传动轴末端通过手柄或电机获得动力后,连接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旋翼轴旋转,套合在旋翼轴上的连杆、支撑架也随着旋转;燃烧过的灰渣落在旋翼上,由于螺旋片旋翼不在一个平面上,而且相互之间存在高度差,旋翼旋转时,燃过的灰渣,就能被旋转的旋翼推挂而从上下旋翼的缝隙中掉落到炉芯底部的底灰盒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下炉芯及其内部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下炉芯及其内部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旋翼式炉桥燃烧机构,包括下炉芯1、下炉芯1内的炉桥;其中炉桥包括不在一个平面上的两个螺旋片的旋翼2,旋翼2的中心有垂直于旋翼面的旋翼轴3,旋翼轴3穿过两端安装有支撑架且装有套管4的连杆5与从动伞齿轮6连接,该从动伞齿轮6再与其连接的横向传动轴7的传动伞齿轮8啮合;支撑架包括套在套管4上的支撑轴,及与支撑轴垂直连接的三个支撑杆9,每个支撑杆9的中心线匀角度地分布在同一高度。
本例的连杆5上装有套管4,套管4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架。
本例两个螺旋片的旋翼相互之间存在高度差,且两个螺旋片的旋翼直径大于支撑架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成跃,未经罗成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太阳能散热装置
- 下一篇:垃圾自动筛分导引分室热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