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泡茶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387.7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飞;马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广飞;马二飞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沧州市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泡茶 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特别是一种可控泡茶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茶壶泡茶结构是茶叶直接放在茶壶里面浸泡,无法控制泡茶时间,从而无法控制泡茶的浓度。容易造成泡茶时间久了茶汤发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茶壶不能实现茶汤有效分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泡茶壶盖,该壶盖不仅可以实现茶汤分离,还可以有效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从而获得更好的饮茶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可控泡茶壶盖,它包括壶盖,壶盖本体上开有穿孔,一根提绳穿过该穿孔,位于壶盖上方的提绳头部设有提绳端头,位于壶盖下方的提绳尾部连接有表面分布过滤孔的浸泡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浸泡器由盖子及浸泡罐组合构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提绳与浸泡器的盖子上部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壶盖底部设有密封胶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提绳端头的直径较壶盖本体上的穿孔直径大。
本实用新型可控泡茶壶盖,无需打开壶盖,可以随时控制茶叶是否浸泡,从而控制泡茶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泡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泡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绳端头1、壶盖2、密封胶圈3、提绳4、盖子5、浸泡罐6、过滤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控泡茶壶盖,它包括壶盖2,壶盖2本体上开有穿孔,一根提绳4穿过该穿孔,位于壶盖2上方的提绳4头部设有提绳端头1,为了防止提绳脱出,所述的提绳端头1的直径较壶盖2本体上的穿孔直径大。位于壶盖2下方的提绳4尾部连接有表面分布过滤孔7的浸泡器,所述的浸泡器由盖子5及浸泡罐6组合构成,提绳4与浸泡器的盖子5上部连接。
为了加强密封性能,所述的壶盖2底部设有密封胶圈3。
浸泡器用于盛放茶叶,其表面分布有过滤孔,浸泡浸泡器时,茶汤可以通过滤孔排出;通过提绳来控制内胆浸泡的高度,当放下浸泡器时,浸泡器落入水中,开始浸泡;当提起浸泡器时,浸泡器离开水面,停止浸泡;所有操作均无需打开壶盖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广飞;马二飞,未经吴广飞;马二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