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油道滚轮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433.3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1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清华;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10 | 分类号: | F02M59/10;F02M59/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销,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油道滚轮销。
背景技术
滚轮式输油泵广泛用于燃油喷射系统中。工作时,输油泵的滚轮及滚轮销承受着凸轮轴偏心轮的触击和转动。现有设计中,滚轮与滚轮销的接触面摩擦力较大,常造成滚轮和滚轮销的磨损,致使滚轮和滚轮销间隙增大,滚轮销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油道滚轮销,以降低滚轮销与滚轮接触面的摩擦力,减少滚轮和滚轮销的磨损,提高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润滑油道滚轮销,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柱面设有至少一个环槽和至少一个斜向穿过本体轴线的油孔,所述油孔仅有一端开口于一环槽上。油孔中预先装有润滑油,滚轮销与滚轮相对转动时,润滑油从油孔开口处进入环槽,通过环槽向滚轮销与滚轮的摩擦面渗透,大大降低了滚轮销与滚轮接触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滚轮和滚轮销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柱面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分别设于近本体两端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设有两个斜向穿过本体轴线且相互平行的油孔,两个油孔的一端分别开口于所述两个环槽处,形成两环槽开口,两环槽开口分布在所述圆柱形本体周向角为180°的柱面上。
进一步地,油孔与本体轴线之间的夹角α大小为52°。油孔与滚轮销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决定润滑油从油孔开口进入环槽的速度,若夹角过小,润滑油从油孔开口进入环槽的速度较慢,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若夹角过大,润滑油从油孔开口进入环槽的速度较快,进而向滚轮销与滚轮的摩擦面渗透较快,导致润滑油消耗过快,且容易出现润滑油泄漏,污染元器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润滑油道滚轮销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油孔,润滑油通过油孔进入滚轮和滚轮销的接触面,大大降低了滚轮销与滚轮接触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滚轮和滚轮销的磨损,提高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滚轮销轴向剖面图。
图中:1、油孔;2、环槽;3、环槽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一种自润滑油道滚轮销,该自润滑油道滚轮销柱面设有两个环槽2,两个环槽2分别设于近本体两端处。该自润滑油道滚轮销还设有两个斜向穿过本体轴线且相互平行的油孔1,两个油孔1的一端分别开口于两个环槽2处,形成两环槽开口3,两环槽开口3分布在所述圆柱形本体周向角为180°的柱面上,或者说两环槽开口3的连线穿过本体1轴线。油孔1与滚轮销轴线之间的夹角α大小为52°。使用时,油孔1中预先装有润滑油,当滚轮销与滚轮发生相对转动,润滑油从油孔1开口处进入环槽2,通过环槽2向滚轮销与滚轮的摩擦面渗透,大大降低了滚轮销与滚轮接触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滚轮和滚轮销的磨损。油孔1与滚轮销轴线之间的夹角α大小决定润滑油从油孔开口进入环槽的速度,若夹角过小,润滑油从油孔开口进入环槽的速度较慢,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若夹角过大,润滑油从油孔开口进入环槽的速度较快,进而向滚轮销与滚轮的摩擦面渗透较快,导致润滑油消耗过快,且容易出现润滑油泄漏,污染元器件。
图1仅为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具体结构,还可以设有多个环槽2和多个油孔1,且油孔1仅有一端开口于环槽2处,形成环槽开口3。所以,上述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助力齿轮式水轮机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泄压阀消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