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469.1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杰;梅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H02S40/32;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显,且这种稀缺性逐渐在能源商品的价格上反应出来。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未来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等潜在的经济性优点,在未来的长期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太阳能发电已成为未来全球解决能源危机的最具独特优势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太阳能本身的缺点,现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普遍较低,而且目前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大多输出为直流电,而大部分家电均使用交流电供电,需要外加D/A转换器才能供用电设备使用,加大了使用成本,并且太阳能发出的电压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而改变,因此普通的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压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多样、性能稳定的光伏发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T、二极管D1、芯片IC1和MOS管Q1,所述太阳能板T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1、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1和蓄电池E的正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级管D3的阴极连接输出直流电压U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4、芯片IC1的引脚5、芯片IC1的引脚6和芯片IC1的引脚14,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和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容C2和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芯片IC1的引脚1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蓄电池E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太阳能板T的另一端、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芯片IC1的引脚7、芯片IC1的引脚8、芯片IC1的引脚9和芯片IC1的引脚12,芯片IC1的引脚10连接MOS管Q1的栅极,芯片IC1的引脚11连接MOS管Q2的栅极,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MOS管Q2的漏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1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绕组N2的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W和输出交流电压U2,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W的另一端和输出交流电压U2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CD404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板T为单晶硅太阳能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光伏发电系统利用CD4047振荡器芯片控制两个模式的导通,进而实现了逆变器功能,使得电路同时具有输出直流和交流的功能,并且电路中设置了波动抑制元件,能够减小光强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因此具有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三驱动双轴太阳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