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电缆耐压检测效率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830.0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8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伟;黄欣;杜鹃;魏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肖茂才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缆 耐压 检测 效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对电缆检测耐压试验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对而于额定电压6kV~30kV的中压电力电缆,电缆在出厂前的耐压试验作为产品的例行试验又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耐压试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产品绝缘施加一定的电压,在经受一定的时间之后以绝缘是否发生击穿来作为判断电缆是否合格的标准。而传统的试验方法则是采用在每一根导体与金属屏蔽层之间施加电压,施压时间为5min,这种传统试验方法对于三芯成品电缆来说,要想完成整盘电缆的测试,包括更换线芯和耐压时间,通常需要约20分钟时间方能完成。而且对于所需耐压试验场所和所需串联谐振系统专业用途均要求专业配置、配备起来价格昂贵,所以一般电缆厂家通常采用只配备一套检测设备。而在出现订单多、检测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就会由此出现场地混乱,来不及检测,效率低下等情况,导致发货及时性难以保证,降低企业产能及声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存在着对于三芯成品的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导致生产效能低,生产场地混乱灯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方便快捷,检测效率高,提高检测产能,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可在现有检测配置设备的基础上降低检测成本的提高电缆耐压检测效率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电缆耐压检测效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油杯终端,每个油杯终端杯底内侧设与三芯成品电缆的每芯缆芯线导体相导电接触的顶针部件,每个油杯杯底外侧设有将三芯成品电缆的每芯缆芯线导体相电连接的高压电接头座,高压电接头座上设有高压电接头和顶针底座,高压电接头内端通过顶针与缆芯线导体相电连接,三芯成品电缆的每芯缆芯线导体通过高压电接头完成三个缆芯线导体的并联电连接,每个油杯杯口上端设有与三芯成品电缆的每芯缆芯外保护层相锁紧连接的锁紧杯盖,高压电接头外端将三芯成品电缆的三根缆芯线导体并联连接后引出一根高压电连接线,三芯成品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连接引出一根高压试验地线,高压电连接线和高压试验地线共同与高压试验设备的高压电输出端相电连接。将电缆的三个芯线通过并联方式连接起来,检测时高压输出电压同时施加在电缆的每芯缆芯线导体与金属屏蔽层之间,该方法能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电缆出厂例行检测试验项目的耐压试验中完成试验所用耗费时间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提高生产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针部件包括若干根顶针,顶针底部设有弹簧;高压电接头座采用金属材质座体,构成连通顶针和高压电接头的电连接件。提高顶针部件与每芯缆芯线导体之间的导电接触可靠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针底座内设有顶针弹簧和顶针弹簧安装槽。提高顶针部件与每芯缆芯线导体之间的导电接触可靠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针之间设有横向弹簧片。提高顶针与与每芯缆芯线导体之间的导电接触手感及感听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针部件外周设有顶针外周护壁,顶针外周护壁的顶部高度高于顶针顶部高度,顶针外周护壁上端向外倾斜翻出。提高顶针部件与每芯缆芯线导体之间的导电接触可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缆的三个芯线通过并联方式连接起来,检测时高压输出电压同时施加在电缆的每芯缆芯线导体与金属屏蔽层之间,该方法能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电缆出厂例行检测试验项目的耐压试验中完成试验所需花费时间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提高生产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通常检测所需时间可以从原来的20分钟检测减少到8分钟。测试过程中减少试验耗时,提高检测效率。并且该方案的实施能在现有检测设备配备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满足产品发货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高电缆耐压检测效率的检测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