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换向器与转子的组装设备的旋转压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1750.7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沈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卡伦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50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换向器 转子 组装 设备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压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换向器与转子的组装设备的旋转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结构上,换向器是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与之接触,同时只接触其中的两个。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如果没有换向器的作用,那电机只能转不到半圈就卡死了。
由此可知,电机换向器的安装是电机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而传统的转子生产工艺没有专门工装设备,换向器的夹持和压紧需要人工配合,组装工序复杂,劳动强度高,装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用于换向器与转子的组装设备的旋转压入装置,能够夹持换向器,自动实现换向器的旋转,并将换向器压紧于转子上,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为换向器与转子组装的自动化提供保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换向器与转子的组装设备的旋转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夹紧换向器的夹持件、驱动该夹持件从夹持工位旋转至组装工位的旋转缸、驱动该夹持件移动的压入缸以及在组装压紧时用于转子抵靠的抵靠件,该抵靠件位置跟该夹持件的组装工位状态相对。
作为改进,所述旋转压入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板,所述抵靠件安装于固定板上,在该固定板上滑设有安装座,该安装座上形成有一安装槽,该夹持件一端通过一转轴转动设于该安装槽内,位于该安装槽外转轴的一端设有一齿轮,在该安装座上滑动设有一与该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旋转缸设于安装座上,该旋转缸的输出端直接或间接地与该齿条的一端连接。
再改进,所述压入缸设于固定板上,该压入缸的输出端与该安装座连接。
再改进,所述旋转压入装置还包括竖立于组装设备平台上的竖架,所述固定板横向设置于该竖架上,所述竖架包括左右设置两个竖杆和固定于该两个竖杆顶部的横杆,在该两个竖杆上分别竖向开有滑槽,螺栓穿过该滑槽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竖杆上,在该横杆上向下固定有一高度调节杆,该高度调节杆一端开有螺纹,在所述固定板的背部设有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与该高度调节杆的螺纹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夹持件对换向器进行夹持,在旋转缸的作用下,将夹持件从夹持工位转换成组装工位,利用压入缸实现将换向器压紧于转子上,从而能够自动实现换向器的夹持和压紧,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为换向器与转子组装的自动化提供保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换向器与转子的组装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换向器与转子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控制系统、输送带3、换向器角位控制装置6、旋转压入装置4和转子角位控制装置5。其中,在该机架1上设置有组装设备平台11,换向器角位控制装置6、旋转压入装置4和转子角位控制装置5依次设于该组装设备平台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卡伦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卡伦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1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早实核桃树的修剪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