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立式绞合退扭成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2309.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尚吉永;刘娅;刘鑫伟;孙家兴;张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立式 绞合退扭成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缆机,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多功能立式绞合退扭成缆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海底电缆生产厂家生产三芯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多采用立式成缆机,其放线盘数量一般为六个,即“三大三小”式放线,这种放线装置最多可实现包含3根电力电缆和3根光缆的多芯复合海缆的绞合成缆,其中三根小直径光缆采用盘具式放线,光缆收线于盘具内,盘具置于固定式放线架上,放线架安装在小退扭托盘上;其余三根大直径电力电缆线芯采用托盘式放线,直接收、排线于被动放线的退扭托盘中,这种结构设计的退扭大托盘的直径、堆放高度以及小盘具式放线架的尺寸,将是制约缆芯满盘装载时可储存长度的关键参数,这也将是制约海缆厂家生产大长度、整根无接头海缆成品交货长度的瓶颈,同时,所有装载满盘缆芯的托盘和盘具共计施加约千吨重的负载到绞合大转盘上,对绞合转盘的支承要求颇高。
这种立式绞合退扭成缆机,在线芯绞合成缆过程中,每根线芯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通过绞合大转盘的转动实现多线芯的旋转绞合;通过后道工序生产线上配置的动力驱动,实现线芯放线、收线等轴向直线运动,当线芯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即为“成缆节距”,所述“成缆节距”是衡量成缆工序半产品质量好坏和退扭是否完全的关键控制参数,若生产线上没有配置大吨位牵引机和传动系统的退扭驱动,将很难实现线芯绞合时的退扭功能,达不到生产工艺上对成缆节距的标准要求。
这种“三大三小”式的六盘放线配置,在生产深海用脐带电缆产品时将受到限制,脐带电缆是一种由液压管线、电力单元和光纤单元组成的多芯数海洋工程用产品,根据敷设水深、用户要求功能的需要,常用脐带电缆有9芯、10芯、11芯、13芯、24芯、63芯等多芯数结构,单从芯数要求来看,这种六盘放线配置远远不能满足脐带电缆的生产要求。
同时这种托盘式被动放线的结构,在工厂内成缆工序之前,需将电力电缆线芯通过高空导轮装置垂直收排线于退扭托盘内,通过工人手动调整最终线芯按层盘绕堆放,堆放高度每增加一层线芯将会因扭力产生360°的自扭转,三芯光纤复合海缆成缆放线时,又将堆放于托盘内的缆芯向上拎起,随着放线过程的进行,每拎起一圈,线芯将反向扭转360°,综上反复的扭转过程,线芯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同时因收、排线不规整及退扭不完全等原因将在线芯上产生内应力,导致缆芯打结和打圈,整个成缆过程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立式绞合退扭成缆机,该成缆机可实现大长度多芯海缆成缆绞合前的充分退扭和多功能型脐带电缆的绞合成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立式绞合退扭成缆机,包括主减速变频电机和绞体转盘,所述的绞体转盘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大转盘和三个固定式小转盘,所述的大转盘与固定式小转盘交叉分布,所述的绞体转盘的圆周外侧固定安装有九个均匀分布的移动式小转盘,所述的三个大转盘和三个固定式小转盘实现海底电缆的加工,所述的三个固定式小转盘和九个移动式小转盘实现多芯脐带电缆的加工;所述的绞体转盘下端设置有环形大齿圈,所述的大齿圈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托轮装置,所述的托轮装置与导轨配合连接,所述的大齿圈的外侧与安装在主减速变频电机上的小齿轮啮合;所述的绞体转盘的上端为操作平台,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电气退扭系统,所述的电气退扭系统包括分线板、跟踪传感器、张力控制器、空压气缸、舞蹈轮。
作为优化,所述的大转盘通过大转盘支撑固定安装在绞体转盘上,大转盘上设置有大转盘齿轮,所述的大转盘齿轮与大转盘驱动电机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的大转盘上设置有光栅编码器。
作为优化,所述的移动式小转盘包括小转盘驱动装置、小转盘转动盘、小转盘回转支承和线盘,所述的小转盘回转支承上设置有外齿圈,所述的小转盘通过支座固定安装在绞体转盘上,所述的线盘的两侧设置有放线架,所述的放线架上设置有放线驱动,线盘与放线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驱动。
作为优化,所述的大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排线装置,所述的排线装置包括转向支架、过线轧辊、位置传感器、加紧装置和机械排线手臂,所述的加紧装置由夹紧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带动蜗杆实现顶针的夹紧和放松,所述的机械排线手臂在动力控制下的移动角度为21°,所述的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机械排线手臂和夹紧装置内。
作为优化,所述的绞体转盘内部设置有主滑环,所述的主滑环一端连接PLC电气控制系统,另一端连接主减速变频电机、大转盘驱动电机、小转盘驱动装置和位置传感器。
作为优化,所述的固定式小转盘倾斜安装,所述的移动式小转盘竖直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2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芯棒
- 下一篇:一种玻璃破碎机的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