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2413.X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存文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发电厂 汽轮机 热量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回收利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难点问题,一次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每年火力发电厂用于发电的煤炭燃烧释放出可观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加重了全球的温室效应并恶化环境和空气,全球变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火力发电厂的循环热效率也就是40%左右,剩余的热量则是以汽轮机乏汽的形式被凉水塔或空气冷冷却器散热的方式排到大气中,火力发电厂60%左右的热量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我国火力发电厂每年原煤耗用量达20亿吨左右,60%左右的热量白白排到了大气中,就是相当于12亿吨左右的原煤就白白浪费掉了。这种情况严重污染着我国及全球的环境,同时也严重浪费能源,与现在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发展理念完全相悖。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对汽轮机乏汽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包括汽轮机乏汽冷却器及水道,所述水道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多根分管,所述分管平行间隔设置于汽轮机乏汽冷却器内。
这种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汽轮机乏汽的冷却效果,热交换之后,自来水被加热升温,升温后的水可以输送给千家万户,供人们洗澡及采暖使用,也可以输送给工厂。这样,可以使家庭或工厂不需要另外设置锅炉来加热水,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一次或二次能源的消耗,也就降低了污染,给火力发电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节能降耗是最大的贡献。
进一步地,所述分管的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矩形的分管能够增大分管的吸热面积比,提高分管的吸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分管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吸热的鳍片。增设的鳍片使热传导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每一根所述分管的外侧壁均设有所述鳍片。
进一步地,每一根所述分管的外侧壁均间隔设有多个所述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的朝向与汽轮机乏汽冷却器内乏汽的流动方向相同。这样的设置能进一步提升热传导的效率,减少汽轮机乏汽流动的阻力。还可以更好地吸收汽轮机乏汽的凝结放热,而且能防止热交换介质加热后的热量散发。此外,这样设计还可以将汽轮机乏汽冷却器的上下两端做成敞口结构,更便于汽轮机乏汽冷却器的加工、制造及安装,进一步降低发电机组的造价。
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乏汽冷却器上部设有乏汽入口,下部设有乏汽出口,所述乏汽入口靠近所述出水管,所述乏汽出口靠近所述进水管。工作时,矩形或椭圆形分管及其吸热鳍片周围充满汽轮机乏汽,由于分管内吸热介质与汽轮机乏汽之间存在温度差,这样乏汽被冷却释放出凝结放热,凝结放热通过吸热鳍片及分管的外壁传导给分管内的吸热介质,保证介质吸收热量达到最大化,温度接近汽轮机乏汽的温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及循环水管,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水道及循环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管上还设有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大气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2提供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3提供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利用系统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汽轮机乏汽冷却器101;进水管103;出水管104;分管105;鳍片106;乏汽入口107;乏汽出口108;板式换热器109;循环水管110;加热器1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存文,未经梁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2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