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晕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4388.9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樊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卓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晕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防眩晕后视镜。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摩托车后视镜,一般采用普通白镜或超白高反镜,在夜间行驶中容易受到其它强光照射,使驾驶员视线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眩晕,导致交通事故,因此,研发一种防眩晕后视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眩晕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眩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玻璃基片和设置在玻璃基片表面的四层功能膜系,四层功能膜系依次为第一IM膜层、第二SIO2膜层、第三IM膜层和第四AG膜层。
所述第一IM膜层包括两片IM薄膜,IM薄膜的厚度分别为15μm和17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50、本底真空度3×10-3PPa。
所述第二SIO2膜层包括三片SiO2薄膜,SiO2薄膜的厚度均为25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100,本底真空度均为4×10-3PPa。
所述第三IM膜层包括两片IM薄膜,IM薄膜的厚度分别为17μm和18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50,本底真空度3×10-3PPa。
所述第四AG膜层包括两片AG薄膜,AG薄膜的厚度均为100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30,本底真空度3×10-3PPa。
本实用新型在玻璃基片表面设置叠加功能膜系使后视镜具有较强的吸收强光性能,解决了传统后视镜在夜晚行驶遇到强光照射时驾驶员会感到眩晕,视线不清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防眩晕后视镜,通过在玻璃基片表面设置相叠加的功能膜系,使后视镜具有很强的防强光作用,在黑夜行驶时后视镜能够有效的吸收强光,驾驶员在黑夜不会因强光照射而影响视线发生眩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眩晕后视镜,包括基底层玻璃基片10和设置在玻璃基片表面的四层功能膜系,四层功能膜系依次为第一IM膜层、第二SIO2膜层、第三IM膜层和第四AG膜层。
所述第一IM膜层包括IM薄膜1和IM薄膜2,IM薄膜1和IM薄膜2的厚度分别为15μm和17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50、本底真空度3×10-3PPa。
所述第二SIO2膜层包括SiO2薄膜3、SiO2薄膜4和SiO2薄膜5,SiO2薄膜3、SiO2薄膜4和SiO2薄膜5的厚度均为25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100,本底真空度均为4×10-3PPa。
所述第三IM膜层包括IM薄膜6和IM薄膜7,IM薄膜6和IM薄膜7的厚度分别为17μm和18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50,本底真空度3×10-3PPa。
所述第四AG膜层包括AG薄膜8和AG薄膜9,AG薄膜8和AG薄膜9的厚度均为100μm;工作气体Ar流量均为160,反应气体O2流量均为30,本底真空度3×10-3P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卓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卓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自行车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疲劳驾驶提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