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4806.4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鑫威格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92;B29C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建筑 模板 初加工 双层 挤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逐步步进现代化,各个行业蓬勃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衣食住行,耗量特别大,比如建筑行业,建筑这个行业,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木材,对木材的消耗量很大,由于逐步实行城镇化,耗量更是增加,木材本身循环利用率不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出于对木材消耗大,经济性不高,逐渐被木塑建筑模板代替,木塑复合材料内含塑料,因而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此外,由于内含纤维并经与塑料充分混合,因而具有与硬木相当的抗压、抗弯曲等物理机械性能,并且其耐用性明显优于普通木质材料。表面硬度高,一般是木材的2--5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生产木塑建筑模板的设备,样式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就木塑建筑模板加工的热挤压设备来说,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大多数生产设备一次生产一块模板,造成效率不高;2、设备全封闭,维修及清理不方便;3、生产模板温度较高,在输送过程中易变形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包括操作控制面板、热挤压成型器、信号接收仪、信息智能处理器,输入电源、挤压材料输送管及混合材料输送管分布在整体框架外壳外侧,所述整体框架外壳内部前方设置有所述信息智能处理器,所述信息智能处理器后方设置有所述信号接收仪,所述信号接收仪后方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后方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后方设置有挤压材料输送泵,所述操作控制面板分布在所述整体框架外壳上端,所述热挤压成型器分布在所述整体框架外壳内部,所述热挤压成型器与双层同步传送带连接,所述双层同步传送带正下方设置有快速冷却器,所述整体框架外壳中间顶部设置有伸缩式液压缸及封闭门。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操作控制面板输入指定的命令或通过所述信息接收仪接收命令,并将命令传到所述信息智能处理器中,处理输入的信息及发出命令控制其它的设备,搅拌均匀的混合材料通过所述混合材料输送管输送到所述加热箱,所述挤压材料输送管将加热好的混合材料输送到所述热挤压成型器挤压成型,通过所述双层同步传送带输送出去,输送过程中所述快速冷却器对模板进行降温,保证其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整体框架外壳与所述操作控制面板通过铆接连接,所述信号接收仪与所述信息智能处理器通过所述整体框架外壳的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热挤压成型器与所述双层同步传送带接触连接,所述伸缩式液压缸与所述封闭门通过连接销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挤压材料输送管与所述挤压材料输送泵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加热箱与所述混合材料输送管通过套管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整体框架外壳与所述输入电源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快速冷却器与所述隔热板通过所述整体框架外壳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所述伸缩式液压缸及所述封闭门,便于清理内部污垢及维修,提高模板质量;2、采用上下两个所述热挤压成型器,提高了生产效率;3、采用所述快速冷却器,使生产出的模板变形量小,更加平整,缩短了输送距离,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的局剖主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的局剖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再生木塑建筑模板初加工的双层热挤压设备的俯视图。
1、输入电源;2、整体框架外壳;3、操作控制面板;4、热挤压成型器;5、伸缩式液压缸;6、封闭门;7、快速冷却器;8、双层同步传送带;9、挤压材料输送管;10、挤压材料输送泵;11、加热箱;12、隔热板;13、信号接收仪;14、信息智能处理器;15、混合材料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鑫威格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中鑫威格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材挤出生产线
- 下一篇:小切面热流道模具的高精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