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5066.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绍宇;朱辉;罗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宇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印染废水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它具有COD浓度高、色度大、含盐量高、有机物难生化降解及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废水间歇性排放)等特点。印染废水处理的最突出问题是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问题。主要处理方法有生化法、物化法及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通常根据印染废水处理水质特性,采用A/O工艺结合优势菌技术处理废水,工艺流程为:初沉隔油池-调节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池-清水池-回用水系统。
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印染废水进水色度高,会有因生产线用的染色剂品种不同,导致废水进水不稳定,脱色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废水COD比较高,可生化性低,使生化性能降低,处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更好脱色处理与污染物浓度降低的、生化性能提升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设备,依废水处理流向依次包括有混凝沉淀池、高负荷厌氧池、接触氧化池、终沉池、缓冲池、过滤池、供回用水池和污泥池,其中:所述终沉池和缓冲池之间还设有芬顿反应池和微电解池,所述芬顿反应池包括有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四级反应池依次相接,所述终沉池的出口与一级反应池相接,所述一级反应池入口处设有酸加药装置,所述二级反应池入口处设有催化剂加药装置,所述三级反应池入口处设有氧化剂加药装置,所述微电解池废水入口与四级反应池的出口相接,所述微电解池内设有模板式微电解装置,在所述模板式微电解装置下方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与鼓风机相接,所述微电解池的出口与缓冲池的入口相接,所述缓冲池的入口处设有碱加药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沉淀池在废水入口处设有混凝加药装置,池内底部设有沉渣排放装置,所述沉渣排放装置设有一支路与污泥池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负荷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内分别设有第一组合生物填料和第二组合生物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氧化池和芬顿反应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终沉池内设有污泥均匀沉降装置、污泥排放与回流装置,所述终沉池底部采用倾斜设计,所述污泥排放与回流装置装设在倾斜的最低端,设有一支路与污泥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池内设有模板式过冷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池设有板框压滤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芬顿反应池和模板式微电解池,多级芬顿反应使废水能更好的脱色处理与污染物浓度降低,增加高负荷厌氧池,使生化性能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设备,依废水处理流向依次包括有混凝沉淀池1、高负荷厌氧池2、接触氧化池3、终沉池4、缓冲池10、过滤池11、供回用水池12和污泥池13,其中:所述终沉池4和缓冲池10之间还设有芬顿反应池和微电解池9,所述芬顿反应池包括有一级反应池5、二级反应池6、三级反应池7、四级反应池8依次相接,所述终沉池4的出口与一级反应池5相接,所述一级反应池5入口处设有酸加药装置21,所述二级反应池6入口处设有催化剂加药装置22,所述三级反应池7入口处设有氧化剂加药装置22,所述微电解池9废水入口与四级反应池8的出口相接,所述微电解池9内设有模板式微电解装置24,在所述模板式微电解装置24下方设有反冲洗装置25,所述反冲洗装置25与鼓风机相接,所述微电解池9的出口与缓冲池10的入口相接,所述缓冲池10的入口处设有碱加药装置26。
所述混凝沉淀池1在废水入口处设有混凝加药装置14,池内底部设有沉渣排放装置15,所述沉渣排放装置15设有一支路与污泥池13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宇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宇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5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下一篇:石化工业废水用综合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