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及使用该驱动电路的LED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5521.2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驱动 电路 使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使用该驱动电路的LED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LED背光驱动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中。而实验发现在很多便携电子系统中,LED屏的耗电能占到整个系统耗电的一半甚至更多,因此,提高LED屏的效率,对于节能、减小发热、延长锂电池充满电后的使用时间很有意义。现有技术中,LED背光驱动芯片通常将功率NMOSFET(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与控制电路集成在同一晶片上,一般采用升压电路来驱动LED灯。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其包括升压输出电路110、电流模控制电路120、第一电源端VP、第二电源端VN和电流采样电阻Rs。
所述升压输出电路110包括电感L1、二级管D1、稳压电容C2、输出电容C1和NMOS晶体管MN1,其中,稳压电容C2的一端与输入电压VDD相连,其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与输入电压VDD相连,其另一端与二级管D1的正极相连,二级管D1的负极经输出电容C1接地;NMOS晶体管MN1的漏极与电感L1和二级管D1的正极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其源极接地,其栅极做为所述升压输出电路110的控制端;二级管D1的负极与输出电容C1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LED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端VP。电流采样电阻Rs的一端与LED驱动电路的第二电源端VN相连,其另一端接地。电流模控制电路120包括反馈端FB、电流采样端CurSens和输出端DRV,其中,电流采样端CurSens与NMOS晶体管MN1的漏极相连,反馈端FB与第二电源端VN相连,输出端DRV与NMOS晶体管MN1的栅极相连。为了简化描述,图1中仅在LED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端VP和第二电源端VN之间连接了一个LED通道,该通道包括依次串联的WLED1、WLED2和WLED3(白光二级管)。
为了实现反馈环路稳定性,图1中采用了电流模结构,即通过采样一部分NMOS晶体管MN1的电流,并注入采样电流到反馈环路中。但图1中的LED驱动电路也有其缺点,即电流采样电阻Rs上会存在一定的压降,将消耗额外的功率,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及使用该驱动电路的LED驱动系统,其可以降低LED驱动电路中电流采样电阻的功率损耗,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其包括输出电路、电流采样电阻、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功率开关,其输入端接收输入电压,其输出端为第一电源端,其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电流采样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源端相连,其另一端接地。
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采样电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反馈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基于其反馈端接收到的反馈电压,通过其输出端输出开关控制信号给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以控制功率开关导通或截止;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相连,其另一端与采样电容的一端相连,采样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和采样电容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反馈端相连;第二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相连,其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电路还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输出电容C1,其中电感L1的一端与输入电压相连,其另一端与二级管D1的正极相连,二级管D1的负极经输出电容C1接地;功率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感L1和二级管D1的正极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其第二连接端接地,二级管D1的负极与输出电容C1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一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有电流采样端,该电流采样端与功率开关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控制端基于电流采样端采样到的电流以及反馈电压产生所述开关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5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