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近场天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645729.4 申请日: 2015-08-25
公开(公告)号: CN204927500U 公开(公告)日: 2015-12-30
发明(设计)人: 管超;刘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 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Q1/36 分类号: H01Q1/36;H01Q1/50
代理公司: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平行 导线 构成 近场 天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近场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发送射频信号激活射频标签,并接收从标签返回的射频信号,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

RFID读写器需要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从而达到数据通信的目的。RFID读写器天线有线圈天线、微带贴片天线、偶极子天线等类型。但上述天线结构复杂、形状固定、不能弯折。

在一些近距离射频识别应用场合需要控制天线识别区域。现有的解决办法包括选择不同尺寸或增益的天线、调整RFID读写器的输出功率等办法,但在一些要求严苛需要完全控制识别区域的应用中尚不能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近场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近场天线包括负载电阻、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等间距平行布置,从而构成差分线对;

所述负载电阻串联在所述差分线对末端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

优选的,所述差分线对为双螺旋结构的差分线对;

优选的,所述差分线对为单螺旋结构的差分线对;

优选的,所述近场天线为弯折天线;

优选的,所述弯折天线为双弯折线天线、折叠式弯折线天线、立体式弯折线天线、渐变式弯折线天线、行波弯折线天线和弯折线缝隙天线中的任一种。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近场天线,采用平行导线构成天线主体,并对该天线主体进行弯折,能够在规定的识别区域进行铺设并灵活控制识别区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近场天线结构示意图A;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另一近场天线结构示意图B;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近场天线弯折示意图A;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近场天线弯折示意图B;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载电阻接入近场天线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导线;2:第二导线;3:负载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平行导线构成的近场天线,适用于控制近距离射频识别的识别区域及范围。该近场天线包括负载电阻3、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其中,

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的长度相同,并采用等间距平行布置,从而构成差分线对。电磁波在差分线对中传输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稳定的近场辐射区。

如图2所示,负载电阻3串联在差分线对末端的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之间,该负载电阻3的额定功率大于RFID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从而将近场天线多余的能量转换为热量。

本实施例中差分线对的结构包括:

①:双螺旋结构

如图2所示,将等间距平行布置后的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按照双螺旋结构旋转排布,从而形成双螺旋结构的差分线对。

②:单螺旋结构

如图3所示,将等间距平行布置后的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按照单螺旋结构旋转排布,从而形成单螺旋结构的差分线对。

在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平行的基础上,将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旋转排布,可以进一步增强电磁场的均匀性,对于在RFID领域拥有的近场天线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施例中近场天线为弯折天线,即如图4和5所示,将差分线对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弯折,即将如图2所示的双螺旋结构按照图4或者图5示出的弯折形状进行弯折,将图3所示的单螺旋结构按照图4或者图5示出的弯折形状进行弯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5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