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油机榨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6077.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刘鹏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徐丽维 |
地址: | 34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榨油机榨圈。
背景技术
榨圈是螺旋式榨油机主要零部件之一,其端面具有多个缝隙组成的出油槽,多个榨圈排列组合成榨膛,榨油机的榨螺安装在榨螺轴上,并放置于榨膛内,榨油机运作时,将料胚送入榨膛内,通过榨螺上的旋转的螺旋齿(螺纹)向前推进,并且榨螺的圆根直径自进料端至出料端在整体上呈逐渐变粗的趋势,使得榨螺与榨膛之间的空间逐渐变小,对料胚的挤压力逐渐增大,从将料胚中的油脂逐渐挤压出来,然后通过出油槽排出。在一些多级压榨榨油机中,每一级压榨均通过多个榨螺完成,各级榨螺的根圆直径不仅在整体上呈越来越大的趋势,且在同一级压榨中榨螺的根圆直径也是逐渐变大的,其中每一级压榨中的最后一个榨螺为锥形距圈,一方面用来进行高压压榨,另一方面用来连接根圆直径不同的两级榨螺。然而,相对于榨螺来讲,目前对于榨圈结构的改进并不突出,特别是对于压榨级数为三级的榨油机榨圈,压榨流程本来就比较短,如何在有限的压榨流程内,最大利用榨圈结构,提高压榨效率和效果,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榨效率高、效果好的榨油机榨圈,适用于三级压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榨油机榨圈,包括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的一级榨圈结构、二级榨圈结构和三级榨圈结构,一级榨圈结构包括6-8个榨圈、二级榨圈结构包括8-10个榨圈、三级榨圈结构包括4-5个榨圈;除了一级榨圈结构的最后一个榨圈和二级榨圈结构的最后一个榨圈外,其余各榨圈内壁上都沿周向设有多个内齿,每个内齿靠近榨油机进料端一端的齿面上设有第一导向面,靠近榨油机出料端一端的齿面上设有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向榨圈的内侧倾斜,第二导向面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向榨圈的外侧倾斜,第一导向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导向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的形状均为三角形,第一导向面的底边位于靠近榨油机进料端一侧,第二导向面的底边位于靠近榨油机出料端的一侧。
优选地,以第一导向面底边到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所作的高线为第一高线,以第二导向面底边到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所作的高线为第二高线,则第一高线与第二高线到整个齿面其中一条宽边的距离是到另一条宽边距离的5-6倍。
优选地,第一高线与第二高线将齿面分隔成宽面和窄面,三角形位于宽面的腰长是位于窄面的腰长的3-4倍。
优选地,一级榨圈结构的最后一个榨圈与二级榨圈结构的最后一个榨圈的宽度均大于其余各榨圈的宽度,两个榨圈内均设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收缩,第二锥面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扩张,第一锥面的末端与第二锥面的始端衔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榨油机榨圈,一级榨圈结构包括6-8个榨圈、二级榨圈结构包括8-10个榨圈、三级榨圈结构包括4-5个榨圈,数量适中。第一导向面的面积较大,是为了逐渐缩小榨膛空间,保证出油的连续性,第二导向面面积较小,是因为在此节榨膛内的压榨进入最后阶段,需要榨膛内的空间迅速下降,导向面较小既可以防止胚料堆积,又不至于过于扩大榨膛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榨油机榨圈的半剖视图;
图2为内齿表面及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一级榨圈结构2.二级榨圈结构3.三级榨圈结构4.第一锥面5.第二锥面6.第一导向面7.第二导向面8.第一高线9.第二高线10.内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刘鹏,未经刘智;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剂自动筛检装置
- 下一篇:煤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