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施工红外线导向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6799.1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贤;郭风春;霍金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红外线 导向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顶管施工测量控制以及纠偏,作用为在顶管施工工作井内设置测量导向仪操作平台,属于顶管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交一公局西安马腾空立交桥(田马路跨南三环)工程,工程内容丰富、集中,涵盖了桥梁、路基、路面、照明、水电管线等工程。其中,田马路穿南三环段,电力管道和其他专业工程预埋管需要采用顶管方式穿过南三环快速干道,东侧为电力管道预埋管,西侧为其他专业预埋管。顶管长度为72m,采用三级钢承口D1800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中控制测量包括工作井及接收井的控制测量、设备安装时顶进轴线定位、顶进过程中的轴线复核测量监控。目前在顶管施工中,测量纠偏通常采用全站仪测量轴线进行检测,此方法检测时顶管每次顶进50cm需测量一次,且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复杂,井内工作空间较小,测量较为不方便。从而影响测量质量,导致顶管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全站仪测量顶管施工技术的难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导向控制器装置,该装置大大降低了顶管施工测量的难度,也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本装置还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廉、适用灵活、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一种顶管施工红外线导向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向仪1、三角支座3、导向仪固定架9;导向仪1包括红外线激光灯棒2、滑动螺栓5、锁紧卡套6、连杆7、固定螺栓8;
导向仪1安装在导向仪固定架9上,导向仪固定架9通过三角支座3固定;导向仪固定架9为U形开口结构,导向仪固定架9与三角支座3通过导向仪固定架9的U形结构底部的固定螺栓8连接固定;导向仪固定架9的U形结构两侧分别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连杆7,连杆7与凹槽通过滑动螺栓5连接固定;连杆7上设有锁紧卡套6,锁紧卡套6中间安装有红外线激光灯棒2;通过调节锁紧卡套6与连杆7的配合位置,实现红外线激光灯棒2竖直方向位置调整;通过滑动螺栓5调节连杆7与凹槽的紧固位置,实现红外线激光灯棒2水平方向位置调整;红外线激光灯棒2发射激光束,激光束与顶管施工的管道4中心对准;
三角支座3的底部设有脚螺栓10、圆气泡11,三个脚螺栓10沿同一平面均匀布置,圆气泡11设置在三角支座3的底部平面上;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栓10的位置高程,实现圆气泡11的对中,保证该装置测量时处于水平位置。
测量时,轴线控制点A设置在管道4安装设计的基坑中心背面,轴线对准点B设置在管道4安装设计的基坑中心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加工简单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能大大降低对测量的技术要求,能提高施工生产的速度,节省顶管施工时间,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导向仪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三角支座的底面结构图。
图中:1、导向仪,2、红外线激光灯棒,3、三角支座,4、管道,5、滑动螺栓,6、锁紧卡套,7、连杆,8、固定螺栓,9、导向仪固定架,10、脚螺栓,11、圆气泡,A、轴线控制点,B、轴线对准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顶管施工红外线导向控制装置,基本原理采用经纬仪测量结构原理,该装置架设完成后必须保证圆气泡11水平,三角支座3及红外线激光灯棒2水平平衡,将红外线激光灯棒2先对准已测量并固定在工作井后背墙上的轴线控制点A上;操作之前,红外线激光灯棒2的架设位置已对准好在管道4的轴线上;将对准好的导向仪1旋转180°后对准顶管施工方向,进行测量,从而确定顶管施工轴线是否偏移,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顶管顶进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6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冠幅测量仪
- 下一篇:地下工程测量用点下激光对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