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及工业CT扫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7067.4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王旭东;周兴业;彭司卉;肖倩;单伶燕;刘博;彭京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ct 扫描机 同步 加载 试验装置 | ||
1.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包括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微扭矩旋转机构、油压加载系统和压力显示系统;
所述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包括回转接油口、油缸体、位于油缸体内的反力弹簧和油缸活塞,所述回转接油口套接于油缸活塞上部,采用可回转式结构,回转接油口的外部与油源相连,内部通入油缸体内,所述回转接油口与油缸活塞能相对旋转,所述油缸活塞上部且位于油缸体上部与回转接油口之间有一压紧螺母,所述油缸体通过压紧螺母固定于油缸连接筒内,油缸体底部固定有球形压头;
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包括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以及碳纤维支撑,所述上连接框与油缸连接筒底部采用螺栓连接,下连接板通过底板连接法兰的插销与CT机承重转台连接;试验试件位于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板之间且于球形压头的正下方,所述油缸活塞顶部固定于微扭矩旋转机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扭矩旋转机构包括连接芯轴、旋转轴承组、轴承座套、连接法兰,所述轴承座套和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成封闭结构,轴承座套中间有一固定的连接芯轴,轴承座套与连接芯轴之间有旋转轴承组,所述旋转机构能以连接芯轴为中心转动;油缸活塞顶部插入连接法兰中,通过油缸活塞顶部的油缸连接螺母与连接法兰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扭矩旋转机构上方有一连接固定架,所述连接芯轴固定于连接固定架上,所述连接固定架能悬挂于CT试验设备上方的铝型材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架上方为一方形套筒,方形套筒悬挂套接于铝型材横梁上并能沿横梁移动,所述方形套筒通过筒壁上的螺栓紧固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试件上、下两端有尼龙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框、下连接板均为方形,在方形的四个角上有螺栓孔,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上方通过螺栓与油缸连接筒固定,下方与CT机承重转台靠插销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油压加载系统,所述油压加载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油箱和油压恒压机构,所述液压泵站通过管路一端与回转接油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箱相通,所述油压恒压机构是由若干个不同压力的囊式蓄能器组成,所述油压蓄能器通过截止球阀与通油接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压力显示系统,所述压力显示系统由带电源的压力显示器和油压传感器组成,所述油压传感器一端与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压力显示器连接。
9.工业CT扫描机,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该装置悬挂于铝型材横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70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非铁磁性材质的可搭接吸盘暗盒
- 下一篇:透明板件表面瑕疵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