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8327.X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阴生;郭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墙 拐角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墙拐角处连接仅仅在两块内墙体连接端采用连接件将两块相互垂直的内墙体连接在一起,采用这样的结构来处理内墙体拐角处连接,内墙的连接不够牢固,且内墙的整体刚度也很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荷载会直接作用在内墙端头连接处,容易破坏连接,使内墙失去稳定。
例如,在现有的公开文件中,有公告号为CN201627286U、公告日为2010.11.10的中国专利文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拐角墙板结构,包括相交成直角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其还包括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设有上凹槽,所述第二墙板侧面开有下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置于上述上凹槽、下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上凹槽、下凹槽断面为U字型。更进一步地,连接件断面为U字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凹槽、下凹槽的宽度大于连接件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凹槽位于第一墙板端部正中,所述下凹槽位于第二墙板侧面靠近端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仅通过一个连接件将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相连,成本低廉;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置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内,安装方便。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墙板仅仅通过连接件连接,墙体拐角处的结构刚度和墙体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在受到较大荷载时会出现墙体失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仅仅通过连接件连接,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在受到较大荷载时会出现墙体失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刚度高、稳定性好,墙体能够承受较大荷载的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的拐角处内侧设有方管,方管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地面板和楼板相连接;方管的一组垂直的相邻面分别贴合在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上,方管与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之间分别通过L字形的冷弯角钢相连接,冷弯角钢一面焊接在方管上,另一面通过紧定螺钉与内墙板一、内墙板二连接;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相互连接的一端靠拐角内侧具有缺口,缺口中设有连接木方,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分别通过紧定螺钉与连接木方连接在一起。用冷弯角钢将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方管分别连接在方管上,使得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与方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而方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地面板和楼板相连接,具有很高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这使得连接在其上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也获得很高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冷弯角钢一面焊接在方管上,另一面通过紧定螺钉与内墙板一、内墙板二连接,方便墙体安装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分别通过紧定螺钉、连接木方连接在一起,提高内墙拐角外侧的连接牢固程度;综上,本结构将内墙板一、内墙板二和方管牢固连接成一个整体,借助方管的高刚度和稳定性,使本连接结构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方管外侧设有防火涂层,防火涂层外侧设有装饰性的建筑墙体面层,建筑墙体面层的厚度为40mm。方管外侧的防火涂层提高了方管的防火性能,40mm厚的建筑墙体面层既能够起到装饰面层作用,又能起到隔声保温的作用。
作为优选,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均为三层结构,两侧为结构面层,中间为保温填充层。三层结构的内墙板一和内墙板二具有轻质、隔声保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墙拐角处连接结构刚度高、稳定性好,墙体能够承受较大荷载;墙体保温、隔声、防火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内墙板一,11.结构面层,12.保温填充层,2.内墙板二,3.方管,31.防火涂层,4.地面板,5.楼板,6.冷弯角钢,7.缺口,8.连接木方,9.建筑墙体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8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