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饰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9423.6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荣华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饰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电子产品标配设备之一,随着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耳机也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现有的耳机外形单一,在佩戴耳机时不够美观,不能起到装饰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饰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装饰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线、耳塞、插头及收线盒,该收线盒为“心”形收线盒,该耳塞上设有相互钩挂的挂钩,该收线盒内设有绕线轴,该绕线轴第一端上套设有带动该绕线轴回转的涡卷弹簧,该耳机线缠绕与该绕线轴上,该绕线轴第二端上设有限制该绕线轴的夹持装置,该收线盒底端设有供该插头卡入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有第一磁铁,该插头上设有与该第一磁铁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该容置槽尾端设有与该插头抵接的锥形块,该锥形块延伸至该收线盒外形成带动该锥形块移动的第一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饰耳机中,该夹持装置包括从该收线盒内伸出至收线盒外的第二按钮、与该第二按钮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该第一夹爪与该收线盒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该第二夹爪与该收线盒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该绕线轴第二端设有供该夹持装置夹持的夹持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饰耳机中,该夹持块为多边形夹持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饰耳机中,该锥形块与该收线盒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耳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耳机时,在佩戴耳机时,耳机上的“心”形收线盒起到装饰作用,使得耳机更加好看。同时在不需要使用耳机时,可松开夹持装置使得绕线轴在涡卷弹簧的带动下回转,将耳机线缠绕在绕线轴上,在需要使用耳机时,可从容置槽内取出插头,并拉出耳机线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饰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饰耳机中收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耳机第一实施例中,该耳机1包括耳机线2、耳塞3、插头9及收线盒5,该收线盒5为“心”形收线盒5,该耳塞3上设有相互钩挂的挂钩4,该收线盒5内设有绕线轴6,该绕线轴6第一端上套设有带动该绕线轴6回转的涡卷弹簧7,该耳机线2缠绕与该绕线轴6上,该绕线轴6第二端上设有限制该绕线轴6的夹持装置8,该收线盒5底端设有供该插头9卡入的容置槽10,该容置槽10内设有第一磁铁,该插头9上设有与该第一磁铁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该容置槽10尾端设有与该插头9抵接的锥形块11,该锥形块11延伸至该收线盒5外形成带动该锥形块11移动的第一按钮12。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耳机1时,在佩戴耳机1时,耳机1上的“心”形收线盒5起到装饰作用,使得耳机1更加好看。同时在不需要使用耳机1时,可松开夹持装置8使得绕线轴6在涡卷弹簧7的带动下回转,将耳机线2缠绕在绕线轴6上,在需要使用耳机1时,可从容置槽10内取出插头9,并拉出耳机线2进行使用。
进一步的,该夹持装置8包括从该收线盒5内伸出至收线盒5外的第二按钮16、与该第二按钮16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夹爪14及第二夹爪15,该第一夹爪14与该收线盒5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该第二夹爪15与该收线盒5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8,该第一夹爪14和第二夹爪15之间设有第三弹簧19,该绕线轴6第二端设有供该夹持装置8夹持的夹持块13。
进一步的,该夹持块13为多边形夹持块13。
进一步的,该锥形块11与该收线盒5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荣华,未经刘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9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胺菊酯降解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中药保健药酒的节能生产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