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尖峰冷却器双层冷凝管束的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0097.0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平;王金庆;张博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远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峰 冷却器 双层 冷凝 管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的尖峰冷却器,尤其是一种尖峰冷却器双层冷凝管束的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站在夏季酷暑运行时,由于汽温过高,背压会高达50KPa而影响机组带不满负 荷,可影响10~20%的额定出力,严重制约机组经济运行及安全满发;据有关资料显示,按 600MW机组额定运行工况,背压每降低1KPa,供电耗煤降低0.8%,多为直接冷装置的冷凝 管束不足造成,鉴于上述的诸多原因,需要改进冷却器和冷凝管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电站在夏季酷暑运行时,由于汽温过高,背压会高达50KPa而影响 机组带不满负荷,因冷却器的冷凝管束不足造成的增加燃煤耗量,降低经济效益,通过合理 的设计,提供一种尖峰冷却器双层冷凝管束的冷凝装置,我们对直接空冷装置上述暴露不足 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蒸发式尖峰冷却装置与直接空冷装置并联,通过双层冷凝管束增大的 冷凝面积,能够承担直接空冷装置不能满发的10~20%蒸汽,背压可降低7.5~10.2KPa,保 证了夏季酷暑时期的满发。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尖峰冷却器双层冷凝 管束的冷凝装置,是由双曲线高风筒风机;风机电机;喷淋管组;抽真空装置;换热管束构 成;尖峰冷却器上方设置双曲线高风筒风机,双曲线高风筒风机中设置风叶、减速机,外部 设置风机电机;冷却器下部分别设置两层换热管束,每层换热管束上部设置喷淋管组,喷淋 管组下方设置换热管束。
换热管束一端设置进汽管箱、换热管束另一端设置抽真空装置的凝结水箱,凝结水箱下 方一侧设置出水管;换热管束上方设置抽真空装置的二次冷凝管;换热管束安装在倾斜3° 的冷凝管束的支架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束设置上下两层,在同样占地面积上增大了一倍换热面 积,又节约了占地面积,最大特的特点是既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双曲线高风 筒风机出力效率。
为了便于运输,特将本装置设计为分体式,现场组装成整体。小型电站直接空冷装置用 尖峰设备自带冷却水箱,大型电站直接空冷装置用尖峰冷却器,应设共用水池集中供水。为 减少占地面积,不增加动力,增大了换热面积。所以,在同一台设备上设计安装了上下两层 换热管束。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为了便于运输,在不超宽的前提下,我们将整个设备分 为左右两部分,到现场组装时拼在一起为一整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管束结构示意图。
图1、2中:双曲线高风筒风机1;风机电机2;喷淋管组3;抽真空装置4;换热管束 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尖峰冷却器上方设置双曲线高风筒风机1,双曲线高风筒风机1中设置风叶、 减速机,外部设置风机电机2;冷却器下部分别设置两层换热管束,每层换热管束上部设置 喷淋管组3,喷淋管组3下方设置换热管束5;换热管束5一端设置进汽管箱、换热管束5另 一端设置抽真空装置4的凝结水箱,凝结水箱下方一侧设置出水管;换热管束5上方设置抽 真空装置4的二次冷凝管;换热管束5安装在倾斜3°的冷凝管束的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远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远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0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阻塞保温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气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