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攀爬铁塔的安全U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0227.0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曾红刚;熊琰;邹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E06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攀爬 铁塔 安全 型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U型环,具体是一种用于攀爬铁塔的安全U型环,属于安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铁塔质量检测与放线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履行操作职责对铁塔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放线过程进行安全监控与作业。然而,当我们解决了攀爬铁塔的规范要求与爬钉的安装工艺要求时,却忽视了攀爬过程中,特别是横担的危险系数要大于横担以下的攀爬安全系数,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翻越横担时出现人身安全隐患的几率高,形成了不可忽略的危险点。
一般而言,根据设计院给的铁塔图纸与爬钉安装要求,横担以上的爬钉一般会安装在横担以下爬钉的对面,这种安装方式会造成工作人员必须徒手翻越横担;同时手却只能抓住主材或者拉花(按习惯而定)翻越横担。并且在翻越过程中,以往习惯性踩脚钉不得不变为踩向侧面的拉花或者是螺钉,手却无法正确受力,如果没抓稳,很容易造成高空坠落。即使全方位安全带也无法在翻越横担时保证工作人员安全;若带上爬钩也会形成负担,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攀爬铁塔的安全U型环,能够使工作人员在翻越横担时,可按照习惯翻越,并且通过爬钩与U型环的配合,不会成为工作人员的负担,既使用方便,又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攀爬铁塔的安全U型环,包括塔材,还包括U型环,所述塔材上设有通孔;所述塔材通过通孔与所述U型环连接在一起;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塔材部分的U型环为端头,所述端头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端头上连接有防松帽和防松圈。
进一步,所述塔材上开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U型环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塔材和所述U型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防松帽和防松圈尺寸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塔材上开孔,使塔材与U型环固定连接。U型环的端头上全是螺纹,能够保证防松帽和防松圈与端头连接时,锁死U型环。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攀爬或翻越横担时,利用安全带钩住U型孔洞,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U型环制造简单,价格低廉,能够解除爬塔时翻越横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能够更好的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材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松帽,2、防松圈,3、塔材,4、通孔,5、U型环,6、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攀爬铁塔的安全U型环,包括塔材3,所述塔材3上设有两个通孔,U型环5穿过通孔4,并且所述U型环5与所述通孔4间隙配合。U型环5从塔材3的一侧穿过通孔4至塔材3的另一侧,伸出塔材3的U型环部分为端头6。所述端头6上一次成型有螺纹。必须保证的一点是穿过通孔4至另一侧的端头6上全都是螺纹,从而能够保证U型环伸出部分通过防松帽1和防松圈2锁死,进而保证U型环与塔材3固定连接。在端头6上连接有防松帽1和防松圈2。
紧贴塔材3并且安装在端头6上的为防松圈2,防松圈2左侧安装有防松帽1.防松1圈1和防松帽2尺寸大小一样,能够使得防松圈2和防松帽与端头6配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锁死U型环。
安装及使用方法:首先,在塔材3上按照安装标准打两个通孔4;其次,将带有端头6的U型环5插入所述塔材3的通孔4内;然后,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上防松圈2和防松帽1,从而将U型环锁死在塔材3上。攀爬安全U形环根据各类塔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加工安装位置及数量,使用时,通过安全带上的卡扣,将卡扣扣在U型环的孔洞内,从而可以安全的翻越横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0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元件的测试平台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板短路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