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0357.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毛洪强;杨航;张玉斌;何飞;张乐乐;王春红;邵静;牛京涛;张辉;卓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材料 抗压强度 测试 试样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公路、建筑等领域中路基(或地基)加固补强、裂缝修补等工程所用的高聚物注浆、化学注浆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是重要性能指标,标准也规定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聚氨酯灌浆材料》(JC/T2041-2010)行业标准中给出了制作试样的圆柱体试模形状和尺寸要求,借助圆柱体试模可以保证试样制作的标准化,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采用无缝圆柱形金属管作为试样成型模具,且注浆材料通常拥有较强的粘结性,以致试样成型后脱模易遭到破坏。即直接采用行业标准所述的成型方法,后期存在难以拆模的问题。
(2)注浆材料拥有一定的膨胀率,材料膨胀时对试模产生较大的膨胀力。因此,直接用无缝金属管制作式样,存在难以将该无缝金属管的两端开口紧密连接的技术难题,进而导致注浆材料在膨胀时沿金属管的两端开口处的缝隙漏料。
(3)注浆材料的反应速度快,而无缝金属管进行两端密封的工序复杂、耗时长,导致实际操作的时间仓,容易出错、漏料。
综上所述,采用现有方式制作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试样,存在:试样脱模困难,封盖与金属管未紧固连接,材料浇注速度慢,以致难以保证制作的试样完整而又不会漏料,测试试样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试验结果变异性大,影响了材料试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市场上急需一种新结构的制作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辅助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标准中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试样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易脱模,可以标准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辅助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制作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辅助工具,包括上封盖1、金属半圆管2、下封盖3、紧固螺栓4和注浆孔封盖5。
在上封盖1的底部开有一个上封盖圆槽11。在上封盖1的四角分别开有一个上封盖螺孔12。在上封盖圆槽11上开有一个注浆孔13,所述注浆孔13为贯穿孔。在注浆孔13上配有一个注浆孔封盖5。
在下封盖3的顶底部开有一个下封盖圆槽31。在下封盖3的四角分别开有一个下封盖螺孔32。
所述上封盖圆槽11、下封盖圆槽31均为盲孔,且上封盖圆槽11与下封盖圆槽31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上封盖螺孔12、下封盖螺孔32均为贯穿孔,且上封盖螺孔12与下封盖螺孔32的位置相互对应。通过紧固螺栓4将对应的上封盖螺孔12和下封盖螺孔32连接在一起。
在上封盖圆槽11与下封盖圆槽31之间设有一对金属半圆管2。所述金属半圆管2共同构成一个圆管。
即通过上封盖1及其上的上封盖圆槽11、下封盖3及其上的下封盖圆槽31、紧固螺栓4共同将2个金属半圆管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由上封盖1、下封盖3、金属半圆管2和注浆孔封盖5共同围出一个用于制作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空间。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试样制作操作方便,易脱模而不损坏试样,且采用本辅助工具制作的抗压强度测试试样无漏料现象,试样制作质量易保证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道路高聚物注浆、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一种用于制作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辅助工具,包括上封盖1、金属半圆管2、下封盖3、紧固螺栓4和注浆孔封盖5。
在上封盖1的底部开有一个上封盖圆槽11。在上封盖1的四角分别开有一个上封盖螺孔12。在上封盖圆槽11上开有一个注浆孔13,所述注浆孔13为贯穿孔。在注浆孔13上配有一个注浆孔封盖5。
在下封盖3的顶底部开有一个下封盖圆槽31。在下封盖3的四角分别开有一个下封盖螺孔32。
所述上封盖圆槽11、下封盖圆槽31均为盲孔,且上封盖圆槽11与下封盖圆槽31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上封盖螺孔12、下封盖螺孔32均为贯穿孔,且上封盖螺孔12与下封盖螺孔32的位置相互对应。通过紧固螺栓4将对应的上封盖螺孔12和下封盖螺孔32连接在一起。
在上封盖圆槽11与下封盖圆槽31之间设有一对金属半圆管2。所述金属半圆管2共同构成一个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0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总线、带压力信号反馈的自动空气捻接系统
- 下一篇:电站锅炉烟气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