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固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0537.2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2 | 分类号: | H03K17/7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固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固态继电器,主要适用于交流电源的通断控制。
背景技术
固态继电器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现如今市场上大多数固态继电器使用功率较小,电压较低,最严重的是电压上升率严重受到制约,因此使用场合受到一定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功率固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固态继电器,包括铜基板、DCB板、可控硅芯片、电极、门极、控制电路板和塑料壳体,所述DCB板焊接于铜基板上方,DCB板具有覆铜区域,所述可控硅芯片焊接在DCB板的覆铜区域,并通过纯铜连接片连接组成完整的电路,所述电极为片状结构的引出端,其焊接在DCB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两片电极的下部,所述门极为片状结构的控制信号引出端,其通过控制电路板连接,门极位于控制电路板中段的前部,控制电路板中段的后部连接有工作指示灯,所述塑料壳体上开设有横截面为“U”字形的缺口,所述铜基板上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铜基板为T2纯铜所制。铜基板为T2纯铜所制,确保整体的高效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DCB板为覆铜陶瓷板。DCB板为覆铜陶瓷板,设置在其上面的电路图案布局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T2纯铜连接器。电极为T2纯铜连接器,确保整体高效的导电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设有多个孔槽。电极设有多个孔槽,一方面,便于焊接渗锡,增加焊接牢度;另一方面,便于渗胶,防止电极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壳体采用阻燃高强度的PBT材质。塑料壳体采用阻燃高强度的PBT材质,其与铜基板和电极装配关系精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交流电源的通断控制,可直接替代各类交流接触器、固态继电器应用,使用相当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基板,2.DCB板,3.可控硅芯片,4.电极,5.门极,6.控制电路板,7.塑料壳体,8.纯铜连接片,9.工作指示灯,10.缺口,11.定位孔,12.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大功率固态继电器,包括铜基板1、DCB板2、可控硅芯片3、电极4、门极5、控制电路板6和塑料壳体7,DCB板2焊接于铜基板1上方,DCB板2具有覆铜区域,可控硅芯片3焊接在DCB板2的覆铜区域,并通过纯铜连接片8连接组成完整的电路,电极4为片状结构的引出端,其焊接在DCB板2上,控制电路板6位于两片电极4的下部,门极5为片状结构的控制信号引出端,其通过控制电路板6连接,门极5位于控制电路板6中段的前部,控制电路板6中段的后部连接有工作指示灯9,塑料壳体7上开设有横截面为“U”字形的缺口10,铜基板1上对应缺口10的位置设有定位孔11。
其中,铜基板1为T2纯铜所制,DCB板2为覆铜陶瓷板,电极4为T2纯铜连接器,电极4设有多个孔槽12,塑料壳体7采用阻燃高强度的PBT材质。
实施例1:
本模块由铜基板1、DCB板2、可控硅芯片3、电极4、门极5、控制电路板6和塑料壳体7组成。铜基板1位于模块底部,DCB板2焊接与铜基板1上方,可控硅芯片3焊接在DCB板2的覆铜区域,并通过纯铜连接片8连接组成完整的电路,电极4为引出端,其焊接在DCB板2上,门极5为控制信号引出端,通过控制电路板6连接,套上塑料壳体7,在内灌入电子灌封胶和树脂环氧即可,各零部件位置关系精准,装配关系环环相扣。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0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