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并适时上报的车载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1274.7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吕若菁;喻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添蓝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L29/08;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车辆 尾气 排放 监测 适时 上报 车载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监控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实现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并适时上报的车载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含NOx(氮氧合物)、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控制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但是当前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方法,仅包含设计认证(整车排放认证公告)和年审(尾气排放项目)两个方面,而对机动车中期运行的重要阶段缺乏持续有效的排放监控。
工信部于2014年4月发布公告,为落实《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信部定于2014年12月31日废止适用于国家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三)柴油车产品《公告》,2015年1月1日起国三柴油车产品将不得销售。全国迎来国四时代。(轻型汽油车、单一气体燃料车及两用燃料车的国IV排放要求已于2011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37-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和HJ-500-2009《轻型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管理技术规范》,所有达到第IV阶段和第V阶段排放水平的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应配备车载诊断系统(OBD,On-BoardDiagnostics);OBD系统需对车辆排放状态进行监控,实时激活故障指示灯(涉及排放的系统故障产生或排放超标时),并记录排放相关的故障码。
截至2014年9月,全国共有26个省份按照国家标准开展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建设,共建成ETC专用车道7600余条;自营客服网点超过800个,合作服务网点超过1.3万个;ETC用户数达1300万。不停车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是当前国内主要的路桥收费方式,其通过车载装置(OBU,On-BoardUnit)与路桥ETC通道上路侧单元(RSU,RoadSideUnit)进行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并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后台进行身份识别及费用结算,从而实现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可实现车辆与后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并具有唯一身份识别。目前并没有基于ETC系统的车辆尾气排放监控系统。
中国专利汽车尾气排放智能化诊断方法及装置(公开号:102495629A)公开了一种通过无线通信车载检测装置实现对汽车的排放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与管理的方法和装置,但是该方法和装置基于Zigbee网络方式实现,需要重新构建路测RSU单元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实施范围受限;而且该装置仅限于轻型电喷车,不适用于所有道路机动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现有ETC网络基础设施的实现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并适时上报的车载装置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实现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并适时上报的车载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MCU、最小系统外设、排放OBD数据接入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最小系统外设、排放OBD数据接入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排放OBD数据接入模块与车载OBD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系统外设包括电源、晶振和程序载入接口。
一种基于上述实现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并适时上报的车载装置的系统,包括安装于机动车上的车载OBD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车载EM-OBU装置和ETC网络;所述车载OBD装置与车载EM-OBU装置连接,所述ETC网络包括路侧单元、车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所述路侧单元分别与车载EM-OBU装置和车道计算机连接,所述车道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车辆排放监控中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OBD装置与车载EM-OBU装置通过车载总线接口连接或者通过无线接口连接。所述车载总线接口为K线、CAN线或者FlexRay。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交互方式,车载总线接口或者无线接口,无线接口包括RFID、蓝牙或者WIFI。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载OBD装置为发动机电控单元、发动机排放控制单元或者车载集成OBD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添蓝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添蓝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1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