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丙烯腈回收率并降低成本的急冷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1944.5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和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C07C255/08;C07C25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1007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丙烯腈 回收率 降低成本 急冷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腈装置急冷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丙烯腈装置都是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生产丙烯腈,并副产氢氰酸、粗乙腈和稀硫铵溶液。急冷塔装置是丙烯腈装置中急冷吸收工段的重要设备,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一是冷却反应生成气;二是用硫酸中和去除反应生成气中未反应的过量氨;三是分离反应生成气中夹带的催化剂和重组份。急冷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段式和两段式。
现有的一段式急冷塔装置包括急冷塔、循环泵以及外置除沫器,其中急冷塔内设置有喷嘴和除沫塔盘。具体地,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段式急冷塔装置的急冷工艺为:反应生成气从下部进入一段式急冷塔1,经加入硫酸的循环水逆流喷淋急冷并中和其所含有的氨,再经急冷塔除沫器6进一步除沫后进入后系统。含有催化剂、重组份和硫铵等的釜液,经急冷塔循环泵3增压,大部分进行循环,小部分送至后系统。
现有的两段式急冷塔装置包括急冷塔、上段循环泵、下段循环泵和外置除沫器,其中二段式急冷塔以升气塔盘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分别设置有喷嘴和除沫塔盘。具体地,如图2所示,现有的二段式急冷塔装置的急冷工艺为:两段式急冷塔2以升气塔盘03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反应生成气进入两段式急冷塔2下段,分别经下段循环水逆流喷淋急冷和上段加入硫酸的循环水逆流喷淋中和其所含有的氨后,再经急冷塔除沫器6进一步除沫进入后系统。含有催化剂、重组份等的釜液,经急冷塔下段循环泵4增压,大部分进行循环,小部分送至后系统,含硫铵的上段溶液经急冷塔上段循环泵5增压,大部分进行循环,小部分送至后系统。
虽然现有的急冷塔装置和急冷工艺已运行多年,但无论是一段式急冷塔装置还是二段式急冷塔装置,仍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由于丙烯腈和氢氰酸均是易聚合的物料,特别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聚合。因此必须要中和掉反应生成气中的氨,否则可与丙烯腈发生反应生成多种聚合积垢物,并可促进副产物氢氰酸的聚合,但现有的急冷塔装置和急冷工艺并不能使氨和硫酸充分反应,从而造成了丙烯腈、氢氰酸的损失,降低了丙烯腈、氢氰酸的收率。另外,对现有急冷设备进行一些改进可降低成本。因此,亟需提高丙烯腈回收率并降低成本的急冷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丙烯腈回收率并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急冷塔装置,使其更加高效、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丙烯腈回收率并降低成本的急冷塔装置,包括急冷塔、循环泵,所述急冷塔内设置有喷嘴和除沫塔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塔塔顶设置有内置除沫器。
其中,所述急冷塔的气态反应器流出物入口上方还设置有塔盘或者填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丙烯腈回收率并降低成本的急冷塔装置,包括急冷塔、上段循环泵、下段循环泵,所述急冷塔以升气塔盘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分别设置有喷嘴和除沫塔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塔塔顶设置有内置除沫器。
其中,所述急冷塔的所述升气塔盘上方还设置有塔盘或者填料。
其中,所述内置除沫器为丝网除沫器、折流板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塔盘为筛板塔盘、浮阀塔盘、泡罩塔盘、舌形塔盘、网孔塔盘、穿流塔盘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填料为规整填料、散堆填料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塔盘、填料或者内置除沫器的材质为不锈钢、碳钢衬塑材料、玻璃钢。
其中,所述不锈钢为S31603。
其中,所述塔盘、填料或者内置除沫器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及其混合物。
但本实用新型塔盘、填料或者内置除沫器的材质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满足使硫酸和氨充分接触、不易堵塞且压降较小的耐腐蚀材质,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塔盘、填料或者内置除沫器的材质。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段式和两段式急冷塔中增加了塔盘或填料,基于此,氨和硫酸可更加均匀地接触,中和反应可更加充分地进行,从而可在急冷塔中更好地吸收掉反应生成气中的氨,防止氨进入后系统,减少副反应的产生,提高丙烯腈、氢氰酸的收率。考虑到物料具有腐蚀性,塔盘或填料的材质都选用耐腐蚀性材料,副反应可生成聚合积垢物,选用的塔盘或填料都不易堵塞,且具有较小的压降,不会因此而显著增加前系统反应器的压力,影响反应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1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