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241.4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8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达敏;方巽科;李保忠;詹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结构 后浇带 可拆卸 式换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后浇带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
背景技术
软土地区的地下结构开挖施工,往往需要采取对基坑侧边采取支护措施,以保证基坑以外土体不向基坑内变形滑移。当地下室埋深较大或者基坑周边情况复杂对土体变形敏感的时候,经常采用内支撑加坑周灌注桩排桩或连续墙的支护方式。开挖施工时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施工好支护结构,然后,当地下室结构主体从基础底板开始往上施工时,利用已施工的主体结构进行基坑对边传力,逐步拆除支护结构的内支撑,这一过程称为换撑。实际工程中,因为地下结构的范围一般较大,为减小混凝土收缩效应的不利影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在地下结构平面中设置若干条上下贯通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的混凝土需在后期进行补浇。后浇带的设置把地下室分割为多个独立区域,换撑所需的主体结构传力会被后浇带所隔断。由此,在地下结构整个换撑过程中,都必须采取设置换撑构件的方式保证后浇带能够传递支护结构传给主体结构的水平力。传统的方法是采取横贯后浇带间隔预埋型钢构件的方法进行,在换撑结束封浇主体结构后浇带时,直接把型钢构件浇筑在主体结构内不再拆除。这种做法使得作为施工阶段临时传力需要的换撑构件被永久性废弃在主体结构内,增加材料损耗,浪费了工程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它使得在主体结构结束换撑施工后能够方便地回收换撑构件,减小材料消耗,节约工程造价,同时为换撑构件的标准化配制及循环利用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前述的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后浇带的主体结构构件,后浇带中部设有多个换撑构件,换撑构件两端通过封板连接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固定在主体结构构件上,后浇带上方设有用于拆装换撑构件的操作空间和钢筋接驳器。
前述的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中,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主体结构构件内的锚筋,锚筋上设有埋件锚板,埋件锚板上设有两个侧面定位螺杆和一个底部定位螺杆,所述封板卡在两个侧面定位螺杆和一个底部定位螺杆之内,并通过螺母、垫板将封板紧固在埋件锚板上。
前述的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中,所述封板的底部设有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的直径比底部定位螺杆的直径大3mm~5mm。
前述的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中,所述的后浇带两侧通过架立筋设有钢丝网,所述换撑构件通过架立筋固定。
前述的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中,所述封板通过等强焊接固定在换撑构件的端部,所述的架立筋与主体结构构件的钢筋固定。
前述的地下结构后浇带可拆卸式换撑结构中,钢筋接驳器设置在换撑构件所在部位的后浇带两侧顶面,后浇带两侧的钢筋接驳器相互错开2倍钢筋直径的水平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撑构件通过连接装置合理的安装在后浇带内,满足主体结构构件的水平传力要求,当施工工序允许拆除换撑构件时,松开连接装置即可拿下换撑结构,使得后浇带的换撑构件可以被方便地拆卸回收并循环利用,从而实现节约材料、降低地下结构工程造价的目标;同时为换撑构件的标准化配制及循环利用创造条件。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装置与封板能方便定位及固定,拆装方便快捷。钢丝网利用架立筋安装固定于后浇带两侧,能防止后浇带两侧先行浇筑的混凝土挤入后浇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撑构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换撑构件拆除、后浇带钢筋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体结构构件,2-垫层或模板,3-后浇带,4-构件封闭侧拉通钢筋,5-构件开放侧钢筋,6-换撑构件,7-连接装置,8-垂直于后浇带长向与换撑构件平面位置重合的钢筋,9-后浇带内平行于后浇带长向的钢筋,10-钢筋接驳器,11-架立钢筋,12-钢丝网,61-封板,71-埋件锚板,72-埋件锚筋,73-侧面定位螺杆,74-螺母,75-垫板,76-底部定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置格构立柱的竖井主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