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仪表台竹炭避光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619.0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超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 台竹炭 避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仪表台竹炭避光垫。
背景技术
现有公布的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04296607U名为一种汽车仪表台避光垫,公布了一种仪表台避光垫,包括毛皮一体层、复合纤维织层和拉绒涤纶布,上层为毛皮一体层,中层为复合纤维织层,下层为拉绒涤纶布,三层结构粘接连接在一起;毛皮一体层的毛朝外,拉绒涤纶布的绒朝外;复合纤维织层由复合纤维纺丝而成的织物层;其本体的大小与汽车仪表台台板的大小相同,设有与汽车空调对应的通孔,包边缝合;拉绒涤纶布上还设置有胶带。
这样的选材方式需要大量的动物毛皮,而优选为水貂毛皮,这样的设计需要大量的水貂皮毛,因此会导致水貂被大面积捕杀,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且动物皮毛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长此以往对车内人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而竹炭是以三年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茵驱虫。与人体接触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经科学提炼加工后,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且竹炭具有弱导电性,起到防静电与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仪表台竹炭避光垫,尤其适合将其安装在汽车内,保持汽车车厢的空气清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仪表台竹炭避光垫,包括避光垫本体,避光垫本体根据不同汽车类型裁切成相应形状,避光垫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孔洞,若干孔洞根据不同汽车类型设置在避光垫本体的相应位置上,避光垫本体为多种材料叠加形成,其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竹炭材料层、复合纤维织层和防滑涤纶布,竹炭材料层、复合纤维织层和防滑涤纶布之间通过进口红皮3M胶粘接,防滑涤纶布底部设有若干防滑点。裁切后的避光垫本体的周边通过水貂毛植绒布包边包裹,或通过五色线缝制包裹。
在使用过程中,如车厢内存在一定的难闻的气味或者有毒的气体,竹炭材料层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避免车厢内人员收到伤害。且增设的防滑涤纶布可以使得比观点固定更稳固。避光垫本体放在汽车仪表台上不用3M胶粘接的情况下,避光垫本体上的防滑点可防止其滑落或移动。且可有效防止阳光折射,避免出现眩光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的汽车车厢内的有毒气体更加容易被清除,且可以增加仪表台表面的防滑程度,避免上面的东西滑落和阳光的反射,从竹炭中产生的负离子,具有穿透作用,能松弛神经、消除疲劳,且竹炭能产生最适合任意吸收的远红线波长,能是物体产生微热,出尽人体衰老细胞的活化,加快改善人体内环境;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质优价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避光垫本体2、孔洞3、竹炭材料层
4、复合纤维织层5、防滑涤纶布6、防滑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仪表台竹炭避光垫,包括避光垫本体1,避光垫本体1根据不同汽车类型裁切成相应形状,避光垫本体1上开设有若干孔洞2,若干孔洞2根据不同汽车类型设置在避光垫本体1的相应位置上,避光垫本体1为多种材料叠加形成,其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竹炭材料层3、复合纤维织层4和防滑涤纶布5,竹炭材料层3、复合纤维织层4和防滑涤纶布5之间通过进口红皮3M胶粘接,防滑涤纶布5底部设有若干防滑点6。裁切后的避光垫本体1的周边通过水貂毛植绒布包边包裹,或通过五色线缝制。
在使用过程中,如车厢内存在一定的难闻的气味或者有毒的气体,竹炭材料层3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避免车厢内人员收到伤害。且增设的防滑涤纶布5可以使得比观点固定更稳固。避光垫本体1放在汽车仪表台上不用3M胶粘接的情况下,避光垫本体1上的防滑点6可防止其滑落或移动,且可有效防止阳光折射,避免出现眩光的现象。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超,未经李文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冷却系统的液体加注及回收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液压缩展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