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抑爆与泄爆双重保护装置的连通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3415.9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2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荣;刘明翰;郑杨艳;喻源;周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2;F17C13/04;F17C1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双重 保护装置 连通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抑爆与泄爆双重保护装置的连通容器。
背景技术
化工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可燃性气体通常采用密闭容器或管道来储存或输送。由于受到约束作用,气体爆炸会产生较高的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以至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在容器与管道连接的装置系统中,由于压力累积效应和二次爆炸,容器管道系统气体爆炸事故的后果更加严重,常常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在管道中传播的爆炸波进行隔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现有容器管道系统气体爆炸试验主要采用阻火器或安全水封技术,然而并不具备快速隔爆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于管道的气体爆炸安全水封技术和阻火器技术均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较为单一,并且造价成本高。如中国煤矿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的霍春秀研究了瓦斯输送管道水封阻火泄爆技术的影响因素;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北条英光、津田健等人对多层丝网结构的淬熄性能做了系统的研究;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的Mare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Mihalik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多孔材料中空气/碳氢化合物混合气体的燃烧极限。然而水封阻火技术不能做到完全隔断火焰传播,丝网淬熄阻碍了管道内气体流动,增加运行成本,多孔材料无法完成智能阻火。同时这些技术仅考虑到隔爆的效果好坏,未能保证快速隔爆的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抑爆与泄爆双重保护装置的连通容器,其可以迅速及时隔爆,大大降低生产中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抑爆与泄爆双重保护装置的连通容器,其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光纤传感器、隔爆阀门、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所述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分别设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用于连接输送管道,另一个端口用于连通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在连通所述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的管道之间设有所述隔爆阀门,所述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内分别设有所述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隔爆阀门与所述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通过线缆实现电连接。
所述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变送器、A/D接口板和声光报警器,所述主机分别与显示器、打印机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A/D接口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送器的输出端,A/D接口板的输出端连接至主机,所述变送器的的输入端与所述光纤传感器连接。
所述隔爆阀门包括阀体、阀板、弹簧、电磁执行机构和阀杆,所述弹簧上端与阀体相连、下端与阀板连接,所述阀杆穿过弹簧并且其顶端与所述电磁执行机构连接。
所述电磁执行机构包括外壳,线圈和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阀杆连接,所述线圈与断路器连接,断路器同时还与主机连接。
所述的连通容器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火焰传感器、传感器连接导线、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和数据采集软件,所述压力变送器和火焰传感器分别通过传感器连接导线与多通道数据采集仪连接,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再与所述主机连接。
所述压力变送器和火焰传感器均分别位于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内。
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在其中心电极中插入一根镀膜的蓝宝石棒,所述蓝宝石棒用高温粘结剂固定在中心电极管套中,蓝宝石棒末端与传输光纤相连。
所述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通过支撑筒节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隔爆阀门两端的第一监测容器和第二监测容器内设置光纤传感器,可以分别从两个方向及时发现爆炸信号,再通过隔爆阀门可以迅速隔断火焰传播并灭火,同时隔爆阀门的两端设的两个监测容器,可以缓冲爆炸气流,提高监测精度。另外通过压力变送器和火焰传感器可以采集相关数据对爆炸事故进行分析。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工业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实体图。
图2是本隔爆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磁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计算机监控系统,2-隔爆阀门,3-光纤传感器,4-第一监测容器,5-第二监测容器,6-阀体,7-阀板,8-弹簧,9-电磁执行机构,10-阀杆,11-多通道数据采集仪,12-压力变送器,13-火焰传感器,14-支撑筒节,15-底板,16-外壳,17-线圈,18-动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辅热LPG供气系统
- 下一篇:闭式低温储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