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185.8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钱祖宾;朱庆华;单海春;沈建霞;徐莉萍;卜舸;田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唐超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减压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坞坞室排水系统,特别涉及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坞室基础的抗浮是船坞工程设计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船坞工程通常兴建于水路交通较为便捷的大江大河及沿海地区,多为临水而建,这有利于船舶进出坞,但也使得场区地下水更为丰富,不利于坞室底板的抗浮。同时,为满足船舶吃水深度要求,坞室底板设计标高往往较低,这也意味着,坞室底板在场区地下水的作用下将会承受较大的扬压力,如果基底扬压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势必会影响到坞室底板的抗浮和结构受力,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正常使用与安全。在我国已建船坞工程中,已出现过因抗浮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坞室底板上浮的情况,后经压重处理才使险情得以控制,给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坞室底板的抗浮通常采取加厚底板或施打抗拔桩等工程措施,上述措施虽然可以提高坞室底板的抗浮能力,但工程投资将大幅增加,降低了工程整体效益。加厚底板主要是通过增加底板自重来抵御基底扬压力,该措施不仅不经济,还会带来大体积混凝土防裂问题,基坑支护和基坑降水的难度也将随之增加;施打抗拔桩虽对坞室底板抗浮较为有效,但由于基底扬压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坞室底板仍将长期处于高应力承载状态,不利于结构的长久使用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设计一种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减压排水系统由坞室底板、透水土工布、中粗砂滤层、小石子滤层、中石子滤层、透水软管和集水槽构成;坞室墙底部连接坞室底板,坞室底板上设置集水槽,设置于坞室底板下从下向上依次为透水土工布、中粗砂滤层、小石子滤层、中石子滤层,集水槽与中石子滤层中的透水软管连接。
所述位于坞室底板上的集水槽靠近坞室墙处。
所述集水槽连接船坞排水泵。
所述透水软管通过套管延伸至集水槽,套管设置在集水槽侧面混凝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设置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使闸室地基中的地下水经透水土工布、中粗砂滤层、小石子滤层、中石子滤层过滤后,由透水软管排出,从而使基底扬压力得到有效释放,根据现场观测,地下水排出后,基底扬压力减小约80%,基底扬压力的大幅减小,有利于改善坞室底板受力条件、提高坞室底板承载能力和抗浮能力,对优化底板厚度、降低工程投资、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构件如下:
坞室墙1、透水土工布2、中粗砂滤层3、小石子滤层4、中石子滤层5、套管6、透水软管7、坞室底板8、集水槽9、坞室地基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主要由透水土工布2、中粗砂滤层3、小石子滤层4、中石子滤层5、透水软管7、坞室底板8和集水槽9构成。
坞室墙1为坞室侧向挡土结构,墙后为回填土,墙前底部连接坞室底板8,在坞室底板8上靠近坞室墙1处设置集水槽9,套管6套接在透水软管7上;坞室底板8的最下面是坞室地基10,坞室地基10上面一层是透水土工布2,透水土工布2上面一层是中粗砂滤层3,中粗砂滤层3上面一层是小石子滤层4,小石子滤层4上面一层是中石子滤层5,透水软管7在中石子滤层5中,并通过套管6延伸至集水槽9,套管6设置在集水槽9侧面混凝土中,与透水软管7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实施步骤:坞室墙1浇筑完成后,对坞室地基10的表面进行整平,然后自下而上依次铺设透水土工布2、中粗砂滤层3、小石子滤层4、中石子滤层5,在铺设中石子滤层5的同时埋设透水软管7和套管6,最后施工坞室底板8和集水槽9。
坞室基础减压排水系统应采用干法施工,在排水系统未投入使用前基坑降水不可停止;透水土工布2的规格根据地基土的渗流稳定性要求确定;中粗砂滤层3、小石子滤层4和中石子滤层5需均匀铺设,层厚20~30cm,级配应满足地基土的渗流稳定性和滤料的透水性要求;透水软管7埋设于中石子滤层5中,直径和间距根据地基渗流量确定;套管6可采用钢管,也可采用PVC管,内径应略大于透水软管7的外径,间距同透水软管7的间距;坞室底板8浇筑前,中石子滤层5的表面可采用牛皮纸隔离,以防混凝土浆下渗而堵塞滤层;集水槽9的槽底应低于透水软管7的下口高程,断面尺寸根据坞室地基渗流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礼盒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缸体外壳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