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荪栽培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439.6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9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毅;丁夜;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毅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荪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类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荪栽培棚。
背景技术
竹荪最早是从竹林里采取野生竹荪进行组织分离开始培育而形成的一个食 用菌珍贵品种,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 (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 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 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 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 昧三绝,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在菇类饮食文化中的各大菜系中,几乎都有竹 荪名菜。湘菜中的“竹荪芙蓉”是我国国宴的一大名菜,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 松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吃了这道菜后,都赞不绝口。此外,如竹荪 响螺汤、竹荪扒风燕、竹荪烩鸡片等,都是很有名的美味佳肴,深受国内外宾 客的喜爱。竹荪市场需求量巨大,但由于传统栽培技术落后,导致竹荪栽培一 直无法快速的规模化,企业化,稳定化,持续发展。
现有传统长裙竹荪栽培种植模式及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竹林或玉米地下 种植,竹林下种植是最早用竹荪人工栽培的技术,林下种植虽能最大程度还原 竹荪野生生存环境,但栽培制约因素较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存在如下问 题:(1)对栽培环境要求苛刻,适宜竹林选择较为不宜,无法大面积规模化种 植;(2)种植不集中,产出分散,下种采摘耗费人工,不便集中有效管理;(3) 野外种植,病虫害多样化,风险较难控制;(4)由于无法在固定区域内种植, 因此受气候制约明显,增加栽培风险;(5)根据竹荪的生长特性,栽培周期长, 两年才能完成一个生产周期,且不能连作,必须年年换地,造成土地及资源浪 费,同时无固定地区设施生产,统一管理困难,产品种植质量无法得到把控, 无法达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需求;(6)林下套种产量较低,受自然气候制约, 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无法满足市场所需。另一种是室外阳畦集中栽培种植:室外 阳畦种植是竹荪栽培的另一种创新方式,相对林下种植虽有部分优势,但也产 生许多缺点,且没有解决长裙竹荪科学化栽培的根本问题:(1)对选择的种植 栽培田地要求较高,局限性较大;(2)采用开放式种植管理,虽然能够人为的 控制某些自然条件因素,比如用荫棚控制光照等,但依旧病虫害严重,受气候 制约明显,增加栽培风险;(3)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产量低,无法满足市 场需求;(4)存在连作障碍,浪费资源,统一管理困难,无法达到标准化,产 业化,产品质量不可控,受产地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竹荪栽培模式技术落后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荪栽 培棚。以提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解决竹荪连作障碍,大幅度提高生 产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使竹荪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栽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荪栽培棚,包括遮阳棚和设置在 遮阳棚内部的栽培单体架,所述遮阳棚的外侧四周均设有防虫网,所述遮阳棚 的后侧壁的上方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遮阳棚的前侧壁的下方开设有排风扇,所 述遮阳棚顶部的骨架由金属构成,所述骨架的外侧覆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 膜的外侧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棚内设有多个栽培单体架,每一个所述栽培单 体架分为若干层栽培空间,每一个所述栽培空间的底部设有底托,所述底托与 所述栽培单体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棚的长度为20-40m,所述遮阳棚的宽度为6-10m,所 述遮阳棚的高度为3-5m;所述栽培单体架的数量为3-6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栽 培单体架之间的间隔为70-100cm。
进一步的,所述防虫网的高度为1-1.5m;所述骨架由弧形镀锌钢管构成, 所述钢管的间距为0.8-1m;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4-0.6mm。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网为六针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遮阳率为96%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单体架为角钢栽培单体架,所述栽培单体架的高度为 1.4-2.6m,所述栽培单体架的宽度为0.8-1.5m,所述栽培单体架的长度为20-30m; 每一个所述栽培单体架设有2-4层栽培空间,最下层的所述栽培空间的底部距 离地面20cm以上,每一层所述栽培空间的高度为40-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毅,未经邵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种植的网布
- 下一篇:一种收割机高位穗粒分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