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侧孔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698.9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5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佐忠;黄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侧孔 穿刺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最早由法国人发明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最初用于颈椎侵袭性血管瘤,其后被应用于椎体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侵袭性血管瘤等。该手术是将骨组织或骨水泥注入椎体,从力学上增强其结构强度。
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也广泛应用于压缩性骨折患者,目前的注射骨水泥用装置为直形,其骨水泥出口设置在套管前端。术中推注骨水泥过程中存在骨水泥主要分布在穿刺一侧,而对侧骨水泥分布相对较少,存在二期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侧孔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装置,注入椎体的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侧孔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装置,包括推杆以及套于推杆上的套管;所述推杆与套管后端均设置有手柄;所述套管前端端面上设置有骨水泥出口I;所述套管侧壁上开设有骨水泥出口II。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骨水泥出口I和骨水泥出口II均为圆孔,其直径相等。为了达到骨水泥均匀分布的目的,将两个骨水泥出口的直径设置为一样大,这样通过出口的骨水泥的流量大致相同,有利于其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骨水泥出口I和骨水泥出口II之间的间距与骨水泥出口I或骨水泥出口II的直径相等,以利于骨水泥弥散。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套管与推杆由不锈钢制作。不锈钢作为一种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材料,不会生锈且强度高,非常适合于手术器具,有效减小病人被感染的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套管直径为4毫米,长度为175毫米;所述推杆直径为3.5毫米,长度为185毫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与套管配合的外螺纹。利用旋转的方式注入骨水泥,便于控制注入量精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套管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查看进针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装置,在其套管侧壁上开有骨水泥出口,在注入骨水泥的同时旋转套管,使得骨水泥在套管四周均匀的分布,减小了二次骨折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套管、2推杆、3手柄、4手柄、5骨水泥出口I、6骨水泥出口II、7外螺纹、8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推杆2以及套于推杆2上的套管1;所述推杆2与套管1后端设置有手柄4和手柄3;所述套管1前端端面上设置有骨水泥出口I5;所述套管1侧壁上开设有骨水泥出口II6。套管1外壁上设置有便于查看进针深度的刻度线8。推杆2上设置有与套管配合的外螺纹7。
为更加有利于骨水泥的均匀分布,骨水泥出口I5和骨水泥出口II6均为圆孔,其直径相等。骨水泥出口I5和骨水泥出口II6之间的间距与骨水泥出口5I或骨水泥出口II6的直径相等。
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套管1与推杆2由不锈钢制作。而套管1手柄3和推杆2手柄4等不直接接触人体的部位可以由无毒的塑料制作。这样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减轻设备的重量。而且塑料的握感大大强于金属,也不容易打滑。
实施例1,一种带侧孔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装置,包括推杆2以及套于推杆2上的套管1;所述推杆2与套管1后端分别设置有手柄4和手柄3;所述套管1前端端面上设置有骨水泥出口I5;所述套管1侧壁上开设有骨水泥出口II6。套管1直径为4毫米,长度为175毫米;所述推杆2直径为3.5毫米,长度为185毫米。骨水泥出口I5和骨水泥出口II6均为圆孔,直径为4毫米。并且两个出口的间距也为4毫米。推杆2和套管1由630不锈钢制作,手柄由聚丙乙烯制作。
在通过推杆2注入骨水泥的同时,旋转套管1,使得骨水泥通过套管1侧壁上的骨水泥出口II6均匀注入到套管1四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枢椎峡部骨折个体化拉力螺钉导航模板
- 下一篇:一种穿刺器用密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