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敞开式紫铜反应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5294.1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戴朝云;徐委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开 紫铜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敞开式紫铜反应锅,属于医药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敞开式反应锅相比反应釜结构简单,在常压环境下即可进行。传统对反应锅的搅拌桨结构设计比较单一,通常一体连接在电机输出轴的底部,对反应锅的锅底物料进行搅拌,由于搅拌桨只能顺着一个方向转动,使得物料也沿着这个方向转动,对把物料均匀混合的作用还是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敞开式紫铜反应锅,对搅拌桨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混合物料的能力大大加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敞开式紫铜反应锅,包括锅体,锅体内部设有搅拌桨,搅拌桨连接有转轴,搅拌桨端部与转轴之间连有撑杆,撑杆上排布由若干叶轮,叶轮的转动轴线与转轴交叉设置,叶轮的转动轴线与撑杆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垂直。
优选的,所述撑杆垂直于所述撑杆。
优选的,所述叶轮在撑杆上的排布密度由锅体中心向外逐渐变疏。
优选的,所述锅体由紫铜制成,锅体外壁设有夹套。
优选的,所述锅体壁厚为12mm,所述夹套壁厚为6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以下优点:当转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时,搅拌桨使物料作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由于物料是从动体,跟搅拌桨的转动速度非同步,类似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此时撑杆上的叶轮受到物料的冲击发生转动,但是只有当叶轮的转动轴线与转轴交叉设置并且叶轮的转动轴线与撑杆垂直设置时,叶轮才能发生有效转动,并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图。
附图标记:1、锅体;2、搅拌桨;3、转轴;4、撑杆;5、叶轮;6、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敞开式紫铜反应锅,包括锅体1,锅体1内部设有搅拌桨2,搅拌桨2连接有转轴3,搅拌桨2端部与转轴3之间连有撑杆4,撑杆4上排布由若干叶轮5,叶轮5的转动轴线与转轴3交叉设置,叶轮5的转动轴线与撑杆4垂直设置。当转轴3带动搅拌桨2转动时,搅拌桨2使物料作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由于物料是从动体,跟搅拌桨2的转动速度非同步,类似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此时撑杆4上的叶轮5受到物料的冲击发生转动,但是只有当叶轮5的转动轴线与转轴3交叉设置并且叶轮5的转动轴线与撑杆4垂直设置时,叶轮5才能发生有效转动,并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作用。
其中,叶轮5的转动轴线与转轴3垂直。此时叶轮5的旋转平面完全正面接触流动的物料,叶轮5转动最剧烈,混合效果最好。
其中,撑杆4垂直于转轴3。撑杆4与转轴3垂直,保证了撑杆4长度的最小化,如果撑杆4斜向设置,容易因为其上排布有较多叶轮5导致其强度不够,容易断裂。
其中,叶轮5在撑杆4上的排布密度由锅体1中心向外逐渐变疏。同一根撑杆4上的叶轮5受限于同一角速度,但是越处于外侧的叶轮5其线速度越快,相应的叶轮5转速越快,较少叶轮5就能发挥混合效果,靠近锅体1中心的叶轮5则反之。
其中,锅体1由纯紫铜制成,锅体1外壁设有夹套6,夹套6由不锈钢制成。紫铜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能力,使锅体1能够适应各种反应物料,夹套6由不锈钢制成,成本便宜,保证了外壳的防锈能力。
其中,锅体1壁厚为12mm,夹套6壁厚为6mm。锅体1壁越厚,则散热更加均匀,保证反应温度,但是太厚则浪费成本和增加体积,该数值为优选,而夹套6夹套6做的比锅体1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夹套6与锅体1之间的腔体能够流动更多热媒,另一方面也是在包装强度的基层上减轻反应锅整体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洲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洲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