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AR显示与VR显示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5297.5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马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科;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王海骏 |
地址: | 10012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ar 显示 vr 相互 切换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图像传送及显示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AR显示与VR显示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AR及VR显示技术都需要专用的设备进行显示,尤其在应用领域上设备的单一型也决定技术的发展空间,首先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这两种技术的含义与应用。AR显示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的用途越来越广。增强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VR显示技术:VR(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成为虚拟环境(即VirtualEnvironment,简称VE)。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载体是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即(VirtualRealityPlatform,简称VRP)。VR(虚拟现实)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工业仿真、古迹复原、桥梁道路设计、房地产销售、旅游教学、水利电力、地质灾害、教育培训等众多领域,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两种显示技术的效果和使用特征,需要对显示系统进行改进,同时对设备显示方式也要进行改进,才可以满足在同一设备下的两种显示技术的相互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R显示与VR显示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首先根据微显示技术的原理,我们对显示装置进行改进,可选择LOCS显示技术或OLED显示技术来设计我们显示系统,再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外部的外挂装置内的可移动挡片,来完成图像AR图像与VR图像技术转化。满足不同环境下人们对设备的不同需求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设计的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改装等技术特征,可安装在眼镜、头套、头盔、帽子等产品上使用,也可以单独设计一个头戴装置用于佩戴及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AR显示与VR显示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显示装置(1)、外挂装置(2)、连接装置(3)组成;其特征在于:显示系统被安装在显示装置(1)内;所述显示装置(1)的两侧面设置有开孔,第一开孔(101)为人眼观察孔,第二开孔(102)为透视观察孔;所述两开孔上均设置有由透明的材质制作的透镜或透镜组;所述外挂装置(2)被安装在显示装置(1)的第二开孔(102)的前端;所述连接装置(3)的两端可连接有1个或两个显示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3)上设置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调节两个显示装置(1)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装置内部可安装电池及部分控制电路。
所述外挂装置(2)由一移动挡片(21)和保护镜(22)组成;所述移动挡片(21)被安装在第二开孔(102)与保护镜之间。
所述移动挡片(21)可在外挂装置(2)内伸缩移动;所述移动挡片(21)为一非透明材料或涂抹有非透明物质的材料制成,所述移动挡片(21)的移动效果可完成对第二开孔(102)的打开与闭合。
所述所述保护镜(22)为具有一定弧度的透镜或透镜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示意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科;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李科;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近似球面波照明的裸眼三维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牛顿环图像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