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支撑遮蔽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5438.3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丰;钱川;陈捷;崔敏杰;林志龙;黄斌杰;应鲁斌;谢宇传;郑亮;曾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支撑 遮蔽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线路架设维护配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 及一种导线支撑遮蔽罩。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带电直线杆改耐张作业等输变电设备现场带电作业过程 中,通常需要利用绝缘遮蔽用具对电线等带电组件进行绝缘遮蔽以保 证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并相关设备的主体结构。随着工作需求的不断 提高,人们对这类绝缘遮蔽用具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带电作业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绝缘遮蔽用具是遮蔽毯,实 际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将遮蔽毯包覆于横担等相关设备上,以保护设 备结构并保证人员安全。然而,虽然该种遮蔽毯能够满足基本的绝缘 遮蔽作业需要,但由于其自身结构所限,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引流线等 导线只能简单地摆放在横担上进行简单固定,不仅安装结构不够牢固 可靠,也给相关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 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为导线提供稳定可靠的结构支撑的导线 支撑遮蔽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支撑遮蔽罩,该导线支撑遮蔽 罩能够为导线提供稳定可靠的结构支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支撑遮蔽罩,包 括分别设置于电线杆两侧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顶 部设置有与导线相适配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导 线相适配的第二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内端部具有与电线杆外周面相适配的第 一扣合槽,所述第二本体的内端部具有与电线杆外周面相适配的第二 扣合槽,所述第一扣合槽与所述第二扣合槽相互扣合形成套装于电线 杆外周面的装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槽的水平截面和所述第二扣合槽的水平截 面均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内端部上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扣合槽 适配并与电线杆外周面配合的第一护筒;
所述第二本体的内端部上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扣合槽适配并 与电线杆外周面配合的第二护筒。
优选地,所述第一护筒的水平截面和所述第二护筒的水平截面均 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的底部均沿水平 方向贯穿有与耐张瓷瓶相适配的支撑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孔为“U”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均设置有 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 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工程塑料制件。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线支撑遮蔽罩,其装 配使用过程中,先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固定于电线杆 两侧的横担上,之后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将引流导线 可靠限位固定,以保证带电作业过程中导线得到稳定可靠的结构支撑, 并提高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内端部具有与 电线杆外周面相适配的第一扣合槽,所述第二本体的内端部具有与电 线杆外周面相适配的第二扣合槽,所述第一扣合槽与所述第二扣合槽 相互扣合形成套装于电线杆外周面的装配孔。所述第一扣合槽与所述 第二扣合槽间扣合后形成的装配孔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 二本体与电线杆间可靠套装适配,并对电线杆主体结构进行适当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导线支撑遮蔽罩的 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导线支撑遮蔽罩,该导线支撑遮蔽 罩能够为导线提供稳定可靠的结构支撑。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 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退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星型高苯乙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