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5814.9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1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锐;唐春灵;吴鹏;彭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天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7 | 代理人: | 杜胜雄 |
地址: | 550009***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渣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渣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工厂使用的锅炉除尘废水沉渣过滤池,一般都存在着悬浮物去除率低,除渣困难,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而沉渣池的设计主要要考虑的因素是污水量、污水中的含渣(砂)量、清渣(砂)的频率及其沉渣的工艺方式,比如:自然沉淀、平流、竖流、斜流等。
根据沉渣池的基本设计要求,重力沉降原理和除尘废水的水质特性,研究设计了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沉渣池边缘板a和沉渣池边缘板b夹角为120°,沉渣池上底部和下底部成一定倾斜角度,角度范围为5°—20°。有效地避免了常用除尘废水沉渣池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具有沉清效率高,废水处理能力大,除渣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除尘废水中悬浮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的难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设计了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可以高效的澄清、处理污水,具备除渣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除尘污水中悬浮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的难题。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M型沉渣过滤澄清污水,主要包括排水管、M型沉渣池,其特征在于:支撑板对整个M型沉渣池起支撑固定作用,过滤后的沉淀物沉淀在M型沉渣池底部,可以通过取开排水端盖将沉淀物掏出,排水端盖通过固定套圈与螺栓锁紧,沉淀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管从排水口排出,沉淀过滤后的污水的排放可以通过水阀控制,沉渣池边缘板a和沉渣池边缘板b夹角为120°,沉渣池上底部和下底部成一定倾斜角度,角度范围为5°—2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设计了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可以高效的澄清,处理污水,具备除渣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除尘污水中悬浮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撑板,2、M型沉渣池,3、固定套圈,4、排水端盖,5、螺栓,6、排水管,7、水阀,8、排水口,9、沉渣池边缘板a,10、沉渣池上底部,11、沉渣池边缘板b,2、沉渣池下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具体的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说明书附图,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主要包括排水管6、M型沉渣池2,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对整个M型沉渣池2起支撑固定作用,过滤后的沉淀物沉淀在M型沉渣池2底部,可以通过取开排水端盖4将沉淀物掏出,排水端盖4通过固定套圈3与螺栓5锁紧,沉淀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管6从排水口8排出,沉淀过滤后的污水的排放可以通过水阀7控制,沉渣池边缘板a9和沉渣池边缘板b11夹角为120°,沉渣池上底部10和沉渣池下底部12成一定倾斜角度,角度范围为5°—20°。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设计了一种M型沉渣过滤池,可以高效的澄清,处理污水,具备除渣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除尘污水中悬浮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的难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拟膜过滤芯轴组件
- 下一篇:简易排废气和废油回收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