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热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136.8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谌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谌小玲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炊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户外热水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摄入水来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但自然中存在的水(熟称生水)中多少会带有菌,为此我们常用加热的方式加热水使其达到饮用标准。加热水的方式很多,有用电热,也有用石油、煤气加热,这些方式多少都会给居民产生一定成本。另一方面,在农村随处可见树木凋落的枝叶,然而这些枝叶很少会有人将其利用。为此需要提出一种体积小、方便使用且传热效率高的可利用树木残枝加热水的水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户外热水壶,能够利用自然中树木残枝或其他不被利用的可燃物加热水且热传递效率高,结构小巧、合理易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户外热水壶,包括圆柱型基体、圆锥体中空、提手、进水口、出水壶嘴、投料孔、排烟孔、支撑板、进风口、辅助拉环,所述圆柱型基体内部设有圆锥体中空,所述圆柱型基体上端面设有进水口,所述圆椎体中空高度小于等于圆柱型基体,所述圆柱型基体上部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与圆柱型基体连接处下方设有投料孔、排烟孔,所述投料孔与排烟孔在圆柱型基体上对立,所述圆柱型基体上、投料孔与排烟孔共有中垂面一侧上部设有出水壶嘴,所述圆柱型基体上、投料孔与排烟孔共有中垂面另一侧下部设有辅助拉环,所述圆柱型基体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型基体为具有金属薄壁的圆柱型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型基体在与圆锥体中空连接处设有金属薄壁,所述圆柱型基体在与投料孔、排烟孔连接处设有金属薄壁。
作为优选,所述圆椎体中空高度小于等于圆柱型基体。
作为优选,所述提手可绕与圆柱型基体连接处转动,所述提手上设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设有盖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高度为圆柱型基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壶结构改进使水壶利用自然中树木残枝或其他不被利用的可燃物加热水且热传递效率高,结构小巧、合理易操作;通过将排烟口设在圆柱型基体周部,防止使用者提拿时烫伤。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热水壶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热水壶的正视透视图。
图中:1-圆柱型基体、2-圆锥体中空、3-提手、4-进水口、5-出水壶嘴、6-投料孔、7-排烟孔、8-支撑板、9-进风口、10-辅助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热水壶,包括包括圆柱型基体1、圆锥体中空2、提手3、进水口4、出水壶嘴5、投料孔6、排烟孔7、支撑板8、进风口9、辅助拉环10,所述圆柱型基体1内部设有圆锥体中空2,所述圆柱型基体1上端面设有进水口4,所述圆柱型基体1上部设有提手3,所述提手3与圆柱型基体1连接处下方设有投料孔6、排烟孔7,所述投料孔6与排烟孔7在圆柱型基体1上对立,所述圆柱型基体1上、投料孔6与排烟孔7共有中垂面一侧上部设有出水壶嘴5,所述圆柱型基体1上、投料孔6与排烟孔7共有中垂面另一侧下部设有辅助拉环10,所述圆柱型基体1下端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开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进风口9。所述圆柱型基体1为具有金属薄壁的圆柱型壳体。所述圆柱型基体1在与圆锥体中空2连接处设有金属薄壁,所述圆柱型基体1在与投料孔6、排烟孔7连接处设有金属薄壁。所述圆椎体中空高度小于等于圆柱型基体1。所述提手3可绕与圆柱型基体1连接处转动,所述提手3上设有隔热套。所述进水口4设有盖帽。所述支撑板8高度为圆柱型基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热水壶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将水从进水口4灌入,再利用提手3将水壶放置在已燃的火中,不断向投料孔6内投入燃料(此时空气从进风口9流入,从排烟孔7流出),圆柱型基体1通过与圆锥体中空2连接的金属薄板吸收燃烧所释放的热能进而加热壶内的水;待水加热至沸时,使用者一只手握住提手3,另一只手拿捏辅助拉环10将水壶底部抬高,此时水壶中的水从出水壶嘴5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热水壶,通过将水壶结构改进使水壶利用自然中树木残枝或其他不被利用的可燃物加热水且热传递效率高,结构小巧、合理易操作;通过将排烟口设在圆柱型基体周部,防止使用者提拿时烫伤。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小玲,未经谌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