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细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187.0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路好;黄宁达;赵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金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36/02;B01D36/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50056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细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除尘装置,特别是可以彻底脱除烟气中小颗粒烟尘的精细除尘装置,属燃烧产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通常是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由引风机引入脱硫塔脱硫、脱销,然后再由烟筒排出。这种方法可以脱除烟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物,但是在排放到大气的烟气中还会存有相当数量的小颗粒粉尘,这些小颗粒粉尘给环境造成污染。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采用先进的除尘技术,减少大气污染,实现排放达标已经成为烟尘排放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拆除更换原有除尘设备,实现设备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并非一朝一日就能解决,因此在现有除尘设备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改造达到排污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通过低成本投入实现烟气中粉尘排放达标的精细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精细除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器、引风机、脱硫塔和烟囱,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水雾除尘组件和循环水净化装置,所述水雾除尘组件包括数个水雾喷头和循环水管道,循环水管道的出水端连接各水雾喷头,循环水管道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净化装置的提升水泵,水雾喷头设置在烟囱内,距烟囱底部3-4米,在水雾喷头上部设有除雾器。
上述精细除尘装置,所述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沉淀水池和由循环水管道依次连通的提升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清水箱和供水泵,烟囱下部与沉淀水池连通。
上述精细除尘装置,所述循环水管出水端为圆环形管,4-6个水雾喷头均布在圆环形管上,所述烟囱内径为D,圆环形管的环形直径为d,D=2d。
上述精细除尘装置,循环水净化装置还设有反冲管路,反冲管路的进口端连接提升水泵,反冲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底部进水口连通;循环水净化装置工作状态下水流分别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上部进入,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下部流出;循环水净化装置反冲状态下水流分别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下部进入,反冲后的污水由分别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上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彻底脱除烟气中小颗粒粉尘问题对现有除尘设备进行了改进,增设水雾除尘组件和循环水净化装置,水雾除尘组件的水雾喷头设置在排放烟气的烟囱内,水雾喷头喷出雾状水与烟气中小颗粒粉尘产生碰撞,在引风机压力产生的向上的动能带动含尘水雾上升,到达烟筒上部,动能减弱,水雾浓度加大,水雾变成水滴携带粉尘落下,脱尘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后由烟囱口排出。除尘过程产生的污水通过循环水净化装置充分净化后循环使用。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脱除烟气中的大小粉尘颗粒,实现烟气粉尘脱除达标。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容易实现等特点,特别适合对现有除尘设备的升级改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雾喷头设置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除尘器,2、引风机,3、脱硫塔,4、烟囱,5、除雾器,6、水雾喷头,7、沉淀水池,8、提升水泵,9、石英砂过滤器,10、循环水管道,11、活性炭过滤器,12、精细过滤器,13、清水箱,14、供水泵,15、反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器1、引风机2、脱硫塔3和烟囱4。烟气首先进入除尘器,脱除了较大颗粒的粉尘经引风机引入脱硫塔脱硫、脱销,然后进入烟囱。为进一步脱除烟气中的小颗粒粉尘,实现精细除尘,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水雾除尘组件。水雾除尘组件包括水雾喷头6和循环水管道10,水雾喷头设置在烟囱内,距烟囱底部3-4米,在水雾喷头上部设有除雾器5,循环水管道的出水端连接水雾喷头。水雾除尘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水雾喷头喷出雾状水与烟气中小颗粒粉尘产生碰撞,引风机压力产生的向上的动能带动含尘水雾上升,到达烟筒上部,动能减弱,水雾浓度加大,水雾变成水滴携带粉尘落下,脱尘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后由烟囱口排出。为保证水雾喷涂喷出的水雾能够覆盖烟囱内部,水雾喷头的设置结构如下:循环水管道10的出水端采用圆环形管,4-6个水雾喷头6均布在圆环形管上,烟囱内径为D,圆环形管的环形直径为d,D=2d。图示实施例采用了四个水雾喷头,各水雾喷头喷出的水雾角度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金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金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