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底支撑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7029.7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勤;袁利民;戴首成;高福明;钱娟;余中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轿底支撑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由轿厢架、轿厢壁、轿底、轿厢顶、轿门组成。电梯轿底是电梯承载部件中重要部件结构,轿底安装在轿底支撑框架的上方,现有的轿底托架,一般只由几根横梁和支撑梁组成,没有足够的稳定性,且轿底支撑框架均采用槽钢、角钢等型材拼装制作,加工复杂繁琐,加工周期长,轿底支撑框架笨重、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轿底支撑框架,受力更均衡、稳定,结构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轿底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架侧梁Ⅰ、支撑架侧梁Ⅱ、连接杆、拉杆安装板;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架侧梁Ⅰ、支撑架侧梁Ⅱ固定连接形成支架框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四个角位置各设置有连接防震橡胶的螺栓孔;所述拉杆安装板有4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四个角位置;所述支撑架侧梁Ⅰ、支撑架侧梁Ⅱ顶端设有与连接杆平行的延伸部。
所述连接杆为2个。
所述支撑架侧梁Ⅰ、支撑架侧梁Ⅱ、连接杆、拉杆安装板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轿底支撑框架的所有构件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受力更均衡、稳定,增加整个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设置有连接防震橡胶的螺栓孔使轿底与轿底支撑框架之间设置防震橡胶。且所有构件均采用钢板冲裁、冲孔、折弯加工,构件加工方便快捷,可实现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B向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其中:1、支撑架侧梁Ⅰ;2、支撑架侧梁Ⅱ;3、连接杆;4、拉杆安装板;5、螺栓孔;6、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
一种轿底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架侧梁Ⅰ1、支撑架侧梁Ⅱ2、连接杆3、拉杆安装板4;所述连接杆3与支撑架侧梁Ⅰ1、支撑架侧梁Ⅱ2固定连接形成支架框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四个角位置各设置有连接防震橡胶的螺栓孔5;所述拉杆安装板4有4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四个角位置;所述支撑架侧梁Ⅰ1、支撑架侧梁Ⅱ2顶端设有与连接杆3平行的延伸部6。
所述连接杆3为2个。
所述支撑架侧梁Ⅰ1、支撑架侧梁Ⅱ2、连接杆3、拉杆安装板4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立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立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7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证成品一致性的反应釜的加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密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