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驱动式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8531.X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克恒;陈小兵;俞忠良;彭卓敏;朱继平;袁栋;丁艳;曹久;黄国祥;夏敏;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宁波培禾大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0K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李宾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驱动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地的耕整作业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耕整地机械是农业生产中的基础作业机械。搞好土地整作业,对合理灌排,节约用水,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机械作业效率,以及改良土壤、保水、保土、保肥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个耕整地机械生产和使用大国,拖拉机带动旋耕机一直是我国传统的耕田模式,但是拖拉机轮胎严重破坏泥地层,造成漏水漏肥、土壤板结和犁底层加厚的弊端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幅员辽阔,耕地形势多样,很多丘陵山地和小型地块的耕作作业并不适合大型轮式拖拉机驱动的耕作机具,导致这类机具应用的适应性很差,很多情况根本无法使用,更谈不上工作效率。
正因为有种种限制和弊端,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作为一种能够克服传统机具弊端的新型旋耕机产品在近几年的农机市场上应运而生,这种新机具不仅在复杂的农田地貌行走自如,而且保护了农田泥层基础,不会造成轮拖产生的问题。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小型化更是适应了小地块的特点,适应性很强。
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主要采用变速箱传动,整体质量较重,体积较大,转向不灵活,不适合于丘陵山地等小地块田作业或大棚内耕作作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适合于小型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丘陵山地等小地块田作业和大棚内耕作作业需要的皮带驱动式换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驱动式换向机构,包括摆动轴、用于外部动力输入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用于输出动力的从动轴,所述第一轴、第二轴、从动轴和摆动轴上分别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从动轮以及张紧轮,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和从动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上下相对,所述从动轴位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缠绕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缠绕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第二传动带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第二传动带的紧边相远离,所述第一、第二传动带的松边相接近,所述第一、第二传动带的松边外侧之间处设置所述张紧轮;当张紧轮向上摆动时,所述第一传动带张紧于第一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并驱动从动轮转动,当张紧轮向下摆动时,所述第二传动带张紧于第二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并驱动从动轮反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带来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摆动轴、第一轴、第二轴、从动轴、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从动轮、张紧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通过由外部动力驱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时第一、第二传动带的紧边相远离,第一、第二传动带的松边相接近,将张紧轮设置在第一、第二传动带的松边外侧之间处,这样,可以在张紧轮向上摆动时,第一传动带张紧于第一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并驱动从动轮转动,在张紧轮向下摆动时,第二传动带张紧于第二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并驱动从动轮反向转动,操作一个张紧轮就可以实现将从动轮的正反变向输出,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换向灵活方便,实现了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小型化的需要,适合于小型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丘陵山地等小地块田作业和大棚内耕作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从动轴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履带进退的履带驱动轮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带来以下效果:
1)由于在从动轴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履带进退的履带驱动轮的输入端,传动换向机构完全由链条和皮带组合,由从动轮实现变速、正反向传动,再通过由金属和非金属结合的履带驱动和紧凑型结构形成的主动力机械,又可与自带动力的旋耕部件和旋耕起垄部件、深松部件、铧式犁部件、施肥部件等固联形成整体机械,并通过更换工作部件,实现耕作、起垄、深松、施肥等多功能的轻型履带自走式耕作机械。可实现功能较多,组合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农艺作业要求。
2)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灵活方便,可实现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360度原地掉头,特别适合于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丘陵山地等小地块田作业。
3)其结构合理,采用履带行走系统,机动性强、通过性高、抗下陷能力性强、利于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小幅地块或大棚内耕作作业效率的提高。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第一传动带是两条相对间隔设置的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是一条传动带。
由于在第一传动带是两条相对间隔设置的传动带,第二传动带是一条传动带,使得本实用新型正向输出动力大,反向输出动力小,便于工作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宁波培禾大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宁波培禾大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8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机电动车的驱动系统及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车辆防打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