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9394.1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5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工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夹具是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夹紧,以接受加工的工艺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因此,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夹具的种类很多,如按其应用范围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通用夹具、专用夹具、成组夹具和组合夹具。虽然应用范围不同,但夹具大多有五个部分组成: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及引导元件、夹具体等装置。目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夹具大多是普通台钳。普通台钳采用螺纹夹紧机构,螺纹夹紧机构虽然结构简单、夹紧可靠,但是使用起来夹紧动作慢、工件装卸费时、工作效率低是它的显著缺点,特别是在不同尺寸工件的频繁更换上,旋转的圈数更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在加工偏心工件时易造成浪费且加工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偏心工件的专用夹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具,由左挡板、左套筒、压紧螺钉、连接板、右套筒、菱形销、螺钉、右挡板、圆锥销构成;所述左套筒一端与所述左挡板连接,另一端与压紧螺钉连接;所述连接板为一长方形铁块,其一端与左挡板连接,另外一端与右挡板连接;所述菱形销分别嵌入左、右套筒中;所述圆锥销分别嵌入左、右挡板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左、右套筒为该夹具的主要零件,分别是两个长150mm、内外圆偏心1mm的套筒,可同时加工成形后切开为两件,做为工件的主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益在于:偏心专用夹具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特别适宜大批产品零件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它由左挡板1、左套筒2、压紧螺钉3、连接板4、右套筒5、菱形销6、螺钉7、右挡板8、圆锥销9组成;所述左套筒2一端与所述左挡板1连接,另一端与压紧螺钉3连接;所述连接板4为一长方形铁块,其一端与左挡板1连接,另外一端与右挡板8连接;所述菱形销6分别嵌入左、右套2、3筒中;所述圆锥销9分别嵌入左、右挡板1、8中;所述左、右套筒为该夹具的主要零件,分别是两个长150mm、内外圆偏心1mm的套筒,可同时加工成形后切开为两件,做为工件的主定位面。在设计套筒时,只要将左、右套筒的一端加工出长30mm、与内孔偏心1mm外圆,另在右套筒上再加工出一段长10mm、与30mm长的外圆同心的外圆面即可。使用时,左套筒30mm长的外圆用作磨床夹持,因工件较大,右套筒30mm长的外圆作为搭中心架的基准,10mm长的外圆则作为夹具装夹在机床上找正基准。在使用时,左、右两个套筒的偏心在位置上保持一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设计时,利用工件本身的条件—工件左、右端面分别有6个螺孔,将工件左、右端面在同一位置上的相应螺孔做成两个工艺孔,做此孔时,工艺上要保证与外圆上键槽的位置和角度要求(因在同一工件上加工,制造较容易)。夹具左挡板1、右挡板8分别装在左、右套筒的端面,限制了工件的轴向运动;两挡板上再装上两个菱形销6,使其处于正好插入工艺孔的位置,用以限制工作的转动自由度。装配时,为防止松动位移,左、右挡板与左、右套筒的位置校准后,除用螺钉7固紧外,并打上两个圆锥销9,确保定位可靠。这样,能保证夹具的位置精度要求。工件可靠定位后,在左、右套筒的圆环上开干个螺孔,用紧定螺钉压紧工件,使工件和夹具成为一个整体。车削和磨削加工时,一个套筒上的扭矩要传递到另一个套筒上,为了安全可靠,在两个套筒间增加了可拆卸式连接板4,使两个套筒连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9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