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压制成型时粉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9543.4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8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赵方;钟文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制 成型 时粉壁 摩擦力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褐煤压制成型时煤粉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辊压球机是目前褐煤压制成型的主要设备,压团造块所需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故广泛用在各种粉料成型领域。
在煤粉压制成型过程中,煤粉与辊壁的摩擦对成型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影响煤粉成型后的质量,而且会加剧辊面磨损、降低辊子寿命;另外,不准确的摩擦边界条件将会造成数值模拟结果不可靠,因此,提出一种煤粉压制成型时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从而测得二者间的摩擦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粉末与模壁间摩擦阻力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公式计算虽然方便,但也会带来计算结果与现实结果误差相对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褐煤压制成型时煤粉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褐煤压制成型时煤粉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采用测力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压制过程中上下两部分的压力值,二者压力差即是煤粉与套筒接触区的摩擦力,相比较于经验公式计算,该装置提高了测量精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粉压制成型时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包括套筒、对压部分、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仪、定位底座、螺母、螺柱。所述对压部分包括上下两个对压的实心圆柱,在圆柱的顶端各有一个半圆窝,另一端各有一个定位圆形凹槽,对压部分嵌套在套筒内为间隙配合;所述传感器和压力显示仪分为上传感器、压力显示仪和下传感器、压力显示仪,上传感器顶端定位在上圆柱体的凹槽内,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底座上,下传感器顶端定位于下圆柱体的凹槽内,底端卡在下底座的凹槽内;所述套筒底部与底座凹槽外缘相配合。
所述套筒上部分与所述对压的实心圆柱为间隙配合,下部分与所述下底座凹槽外缘为过盈配合。
所述对压部分包括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所述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共中心线,其顶端的半圆凹槽相对接。
所述上下圆柱体另一端各有一圆形定位凹槽分别与上下传感器的顶端相匹配。
所述测力传感器与压力显示仪配套使用,所述传感器上对称设置有四个螺纹沉头孔,所述上底座上有对应的四个螺纹通孔,所述螺柱穿过上底座上的通孔和传感器上的沉头孔与螺母相配合,所述上传感器顶端定位在上圆柱体的凹槽内;所述下传感器的顶端定位于下圆柱体的凹槽内,底端与下底座的定位凹槽相匹配。
所述下底座上有一圆形定位凹槽,与下传感器的底部相匹配,所述凹槽外缘与所述套筒下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采用测力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压制过程中上下两部分的压力值,二者压力差即是煤粉与套筒接触区的摩擦力,提高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B-B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下底座、2上传感器、3下圆柱体、4上圆柱体、5套筒、6上底座、7螺柱、8螺母、9下传感器。
注:上传感器所需螺母螺柱,本文只画出一个示意,相对应的三个未标出;压力显示仪未标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煤粉压制成型时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一种煤粉压制成型时与套筒壁摩擦力的测量装置,包括下圆柱体3、上圆柱体4、套筒5、上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仪2、下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仪9、下底座1、上底座6、螺柱7、螺母8。所述对压部分包括上下两个对压的实心圆柱4和3,在圆柱的顶端各有一个半圆窝,另一端各有一个定位圆形凹槽,对压部分嵌套在套筒5内为间隙配合;所述传感器和压力显示仪分为上传感器、压力显示仪2和下传感器、压力显示仪9,上传感器顶端定位在上圆柱体的凹槽内,底端通过螺柱7固定在上底座6上,下传感器顶端定位于下圆柱体的凹槽内,底端卡在下底座1的凹槽内;所述套筒5底部与下底座1凹槽外缘相配合。
所述套筒5上部分与所述对压的实心圆柱3和4为间隙配合,下部分与所述下底座1凹槽外缘为过盈配合。
所述对压部分包括上圆柱体4和下圆柱体3,所述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共中心线,其顶端的半圆凹槽相对。
所述上下圆柱体4和3另一端各有一圆形定位凹槽分别与上下传感器2、9的顶端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9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