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铜质顶面的建筑瓦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0416.6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0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军;黄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哲军;黄春燕 |
主分类号: | E04D1/00 | 分类号: | E04D1/00;E04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铜质顶面 建筑 瓦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铜质顶面的建筑瓦片结构。
背景技术
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用于盖房子。颜色以砖红色和灰色为主,应用于建筑上,不仅隔热防雨而且美观整洁,耐用性高。我国瓦片它的使用始于西周早期,现在瓦片的材质种类较多,例如玻璃材质、合金材质、铜质的瓦片。因为铜质的建筑瓦片可以塑造出较为金碧辉煌或庄重的效果,因而在寺庙、艺术设计建筑领域,铜质的建筑瓦片应用较多,而现有建筑瓦片多采用精致纯铜,经模具压制而成,各种复杂面在做细致加工和组合,安装时先放置框架,再固定铜瓦,循环渐进的完成整体安装。因此建筑瓦片多为实心结构,重量较重,且材料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成本低且结构牢固的具有铜质顶面的建筑瓦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铜质顶面的建筑瓦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瓦片结构包括铜质装饰层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框架部分、呈弧形的第二框架部分、呈弧形的第三框架部分,第二框架部分的右端固定在第一框架部分的左侧,第三框架部分的左端固定在第一框架部分的右侧,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的连接处上方设置有沿着第一框架部分的轴线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三框架部分的连接处上方设置有沿着第一框架部分的轴线延伸的第二安装槽,铜质装饰层包括呈朝上凸的圆弧形的第一铜质装饰层以及朝下凸的圆弧形的第二铜质装饰层,所述第一铜质装饰层与第一框架部分的上表面部分相适应,所述第二铜质装饰层与第一框架部分的上表面部分以及第二框架部分的上表面部分相适应,第一铜质装饰层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卡接头,第二铜质装饰层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卡接头,第一铜质装饰层贴合在第一框架部分的上表面时,第一铜质装饰层的两个第一卡接头分别卡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二铜质装饰层的左端的第二卡接头卡入第二安装槽,第二铜质装饰层的右端的第二卡接头卡入另一支撑框架的第一安装槽,第一框架部分下方设置有用于实现将建筑瓦片固定在屋顶的第三安装槽,第二框架部分的左端设置有第三卡接头,第三框架部分的右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三卡接头的第四安装槽。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建筑瓦片采用挤压成型的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包覆铜质装饰层,可以使得建筑瓦片在完成建筑安装后,可以实现与现有工艺的全铜建筑瓦片近乎一样的装饰效果,并且由于主体部分,可以由支撑框架受力,因此可以降低铜质装饰层的厚度,降低制造成本;支撑框架的结构设置合理,使其非常适用于进行一次性挤压成型,因此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也相应可以在挤压中成型,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铜质装饰层和支撑框架通过插接实现安装,建筑瓦片之间也通过插接实现安装,大大提高了安装方便性,并且相邻的建筑瓦片依次固定连接,因此可以提高整体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第一框架部分内设置有若干个呈辐射状的第一加强筋,所有第一加强筋的内端固定在一起,且所有加强筋的内端位于第一框架部分的中心位置,第一加强筋的外端固定在第一框架部分的内壁上。采用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强度。
作为优选,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沿着第一框架部分的轴线延伸的第二加强筋,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三框架部分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沿着第一框架部分的轴线延伸的第三加强筋。采用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第二框架部分、第三框架部采用挤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建筑瓦片采用挤压成型的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包覆铜质装饰层,可以使得建筑瓦片在完成建筑安装后,可以实现与现有工艺的全铜建筑瓦片近乎一样的装饰效果,并且由于主体部分,可以由支撑框架受力,因此可以降低铜质装饰层的厚度,降低制造成本;支撑框架的结构设置合理,使其非常适用于进行一次性挤压成型,因此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也相应可以在挤压中成型,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铜质装饰层和支撑框架通过插接实现安装,建筑瓦片之间也通过插接实现安装,大大提高了安装方便性,并且相邻的建筑瓦片依次固定连接,因此可以提高整体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建筑瓦片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建筑瓦片的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框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哲军;黄春燕,未经刘哲军;黄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0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