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类管道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1150.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懿成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类 管道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类栽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菌类管道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单简,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食用菌是菌类中的一种,其一般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
在进行食用菌或其他菌类栽培中,主要采用地载和袋栽的方式,其中,地栽占地面积,单位大面积容量低,制种时间长,成本较高;而袋栽虽然相对单位面积容量大,但透氧率低,且管理和保湿有一定的困难。
目前也出现了一种气雾栽培方式,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1420767837公开了菌类种植用雾化栽培装置,其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来对菌种提供养分,该种栽培方式能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但目前公知的雾化栽培装置均采用直喷式供液方式,即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洒在封闭的大棚或者菌房内,营养液供给不集中,浪费较严重;或者采用雾化喷头直接对准菌种喷洒,易造成局部供液均匀,影响制种质量。
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透氧率高、制种时间短且产量高的菌类栽培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氧率高、制种时间短且产量高的菌类栽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菌类管道栽培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至少一水平设置的供给总管,供给总管的一端为连接有营养液雾化供给装置的进口端,另一端为封闭设置的封闭端;若干垂直设置的供给支管,供给支管的上端与供给总管连通,供给支管的下端设置有通气孔;在供给支管的外表面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数组培养管,各组内的培养管以供给支管的轴线为中心呈阵列分布在供给支管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营养液雾化供给装置包括营养液容器、雾化器和送风风扇,所述雾化器设置在营养液容器的营养液液面以下,营养液容器上具有一个与供给总管进口连通的供液出口,送风风扇设置在营养液容器内或供给总管的进口端。
优选的,所述培养管的一端与供给支管连通,另一端为非封闭式管口,并在该非封闭式管口外套装有透气布或者透气袋。
优选的,所述培养管的轴线倾斜向下设置,且培养管的非封闭式管口位于培养管与供给支管连通处下方。
优选的,所述培养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80°。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设置在供给支管下端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供给总管和供给支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营养液通过雾化器雾化成小液滴后通过供给总管送至供给支管内,并均匀的分布到各个培养管中,由培养管中的菌附着物进行吸收,实现菌种的营养供给;采用这种方式,营养液雾化后由管道直接供给,供给集中,且绝大部分由培养管内的菌附着物吸收并提供给菌种,不存在营养液浪费现象,且营养液分布均匀。
(2)营养管采用合适的倾斜角度连接在供给支管上,并在其外端采用包裹透气布或袋的非封闭式管口,雾化营养液供给均匀,透氧率高。
(3)通气孔设置在供给支管下端侧面,避免雾化的营养液随空气在供给支管内短路直接排出,提高营养液利用率。
(4)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菌种栽培装置,其即具有袋栽单位面积容量大、产量高的优点,同时制种时间短、透氧率高,且只需草、木屑等来做培养基,生产成本低,适口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菌类管道栽培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菌类管道栽培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且横截面为圆形的供给总管1,该供给总管1的一端采用封闭端,另一端连通有营养液雾化供给装置的进口端。
本实施例中,营养液雾化供给装置主要包括营养液容器、雾化器和送风风扇,雾化器采用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压缩式雾化器,并将雾化器设置在营养液容器的营养液液面以下,营养液容器上具有一个与供给总管进口连通的供液出口,送风风扇设置在供给总管的进口端。当然送风风扇液可以设置在营养液容器的供液出口处。
在供给总管1上分布有若干垂直设置且横截面为圆形的供给支管2,其中,供给支管2的上端与供给总管1连通,供给支管2的下端设置有通气孔3,本实施例中,通气孔3设置在供给支管2下端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懿成,未经王懿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式可伸缩树篱修剪机械
- 下一篇:食用菌抽拉式立体种植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