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661276.4 申请日: 2015-08-28
公开(公告)号: CN205011476U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何文辉;张珊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郭婧婧;许亦琳
地址: 201501 上海市金山***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于 河道 水体 修复 生态 预处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镇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载体,它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区的河流或河段,以及历史由人工开挖、经多年演化并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渠系。与其它河流相比,城镇河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关系更为密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更为显著,因此,城镇河道的水文特征、物理形态和生态系统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的日益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排入河流,导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生态系统正在逐渐退化,尤其是城镇中小河流,污水收集效率与处理规模有限,再加上其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加强对城镇河道的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河流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河流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技术和手段,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或转化的方法。根据净化原理的不同,河道水体净化技术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三大类。物理处理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但是受适用范围和不能彻底修复生态系统缺点的限制,物理修复技术往往需要与其他修复技术配合应用。化学修复法简单讲就是利用化学药剂的化学及物化作用,包括中和、沉淀、絮凝等,将污染物从水相转移到另一种物相的方法。目前有应用实例的化学净化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除藻和絮凝沉淀,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采用化学修复法简便易行且见效快,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物,而且投加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

实践表明,无论是采用物理方法的疏挖底泥和人工复氧曝气,还是采用化学修复方法,都不能在河流中取得持久有效的效果,甚至还会加剧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水体污染在实质上是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因此必须以生态的理念和技术来探索切实有效的水体污染治理的新途径。

现在应用较为广泛,效果持久的生态修复技术为水生生物法,水生生物法是通过构建水体中完善的水生态系统,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动物的吞食,转化作用改善水体水质,从根本上改变河道环境的生态处理技术。水生生物法具有生态环保、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但因其主要由植物组成,整体耐冲击性差,不能适用于上游来水量大、流速较快的水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所述生态预处理系统,可减缓上游来水水体流速、能够抗水流冲刷、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质、降低后续生态系统污染负荷。

为实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包括沿河道上游至下游方向依次设置的坝体、砾石区、截留单元、预处理单元、挺水植物种植单元、抗风浪沉水植物种植单元。

所述坝体,用于减缓上游来水水体流速。

所述砾石区,用于进一步减缓上游来水水体流速。

所述截留单元,用于将上游河道来水中的杂物进行拦截。

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经所述截留的来水,利用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进行氮磷吸收以及微生物降解。

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单元,用于使经所述预处理单元的来水,利用挺水植物和生物挂膜装置进行进一步氮磷吸收以及微生物降解。

抗风浪沉水植物种植单元,用于是经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单元的来水,利用沉水植物进行悬浮物拦截、氮磷吸收。

优选地,所述坝体采用溢流坝。

优选地,所述砾石区填充有粗粒砾石或巨粒砾石,所述砾石的直径为50mm-100mm。

优选地,所述截留单元采用透水隔网。所述透水隔网设置成丁坝形式。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水下人工水草种植区以及水上水生植物种植区。

优选地,所述水下人工水草种植区中的水下人工水草在水面上形成具有固定孔隙的水面生态浮岛,为所述水上水生植物种植区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提供固定载体。

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选用鸢尾、旱伞草、梭鱼草、水罂粟或香菇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鸢尾的拉丁名为:IristectorumMaxim。旱伞草的拉丁名为Cyperusalternifolius。所述梭鱼草的拉丁名为PontederiacordataL.。所述水罂粟的拉丁名为Hydrocleysnymphoides。所述香菇草的拉丁名为hydrocotylevulgari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