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绕机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1452.4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周亚峰;陈雄;王建芬;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7/14;B65H61/00;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绕机 自动 送线截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绕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绕机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复绕打包过程中,送线和截线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需要人力去拉线和剪线,在此过程中会耗费工人体力和影响每卷线的成圈时间,也会出现长度偏差,为了提高产品精确度,减小劳动力和减少成圈时间,特根据现有复绕成圈机,设计了能自动送线和自动截线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绕机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采用编码计米器对自动送线和截线装置发出信号,然后通过各部位的气缸进行送线和截线,达到送线和截线每次位置和长度的一致性;加装了三处导轮对电线进行保护作用,避免电线损伤;通过小气缸和两个排线导轮对成圈进行规整排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绕机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自动送线截线机构;所述自动送线截线机构主要包括送线排线机构和截线机构,所述送线排线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截线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侧面;所述送线排线机构和截线机构均与编码计米器相连。
所述送线排线机构包括送线气缸、排线气缸、导轨、排线架和排线导轮;所述导轨设于所述送线气缸的后方,所述排线架在所述送线气缸的作用下在所述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排线气缸与所述排线架相连,所述排线导轮设于所述排线架上,所述排线气缸与所述排线导轮相互配合实现对成圈的规整排线。
所述截线机构设于所述排线架的后方,所述截线机构包括截线器和截线器支架;所述截线器包括切线刀、防护板和截线气缸,所述切线刀在所述截线气缸的推动下进行截线;所述的送线气缸、排线气缸和截线气缸均通过气管与机架下方的储气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送线气缸的前端设有圆柱形的防护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架的前端设有圆柱形的第一压线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导轮的后端设有圆柱形的第二压线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线导轮共有两个,分别前后设置于所述排线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绕机自动送线截线装置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采用编码计米器对自动送线排线机构和截线机构发出信号,然后通过各机构的气缸进行送线、排线和截线,达到送线和截线每次位置和长度的一致性;
(2)加装了防护导轮、第一压线导轮、第二压线导轮这三处圆柱形导轮对电线进行保护作用,避免电线损伤;
(3)通过送线气缸、排线气缸及截线气缸的作用,使本装置可以自动完成送线、排线和截线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防护导轮;2-送线气缸;3-导轨;4-第一压线导轮;5-排线气缸;6-排线架;7-第二压线导轮;8-排线导轮;9-截线器;10-截线器支架;11-储气瓶;12-气管;13-机架;14-切线刀;15-防护板;16-截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一种复绕机的自动送线截线装置,包括机架13,所述的机架13上设有自动送线截线机构;所述自动送线截线机构主要包括送线排线机构和截线机构,所述送线排线机构设于所述机架13的上方,所述截线机构设于所述机架13的侧面;所述送线排线机构和截线机构均与编码计米器相连。采用编码计米器对自动送线排线机构和截线机构发出信号,然后通过各机构的气缸进行送线、排线和截线,达到送线和截线每次位置和长度的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SL向量化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列车原料入库确认的动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