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2386.2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宇;吴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用电 组件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续航能力是目前无人机性能的最终要的指标之一,而续航能力取决于无人机所配置的电池,一般采用可以显示电量的智能电池。无人机上的智能电池可通过插拔进行替换,体积大,飞行时的运动惯性大。在保证插拔顺畅的情况下要求较高的装配可靠性。
现有的智能电池在无人机上有作为独立模块吊装的,也有插入无人机机身内部的,此时,智能电池定位全部或部分的都需要依靠智能电池上的通电接口的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在无人机飞行、或者运输等过程中,在颠簸或者碰撞时,无人机内部电池有可能受到惯性力,由于此时的智能电池的定位依靠通电接口来连接,因此,此时的惯性力会传递给各个接口,从而容易损坏智能电池上的各个接口。
且在上述的作为独立模块吊装或者依靠智能电池上的通电接口连接这两种现有技术中,机体内部布线十分混乱,容易造成缠绕智能电池的电芯部分、或者与其他线路缠绕的现象出现。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电池组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用电池组件,无人机具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中空,且所述机体的机尾位置处上设置有与所述机体的中空内部连通的机体开口,所述无人机用电池组件包括:遮线罩,所述遮线罩内部中空,且所述遮线罩的近机尾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机体开口连通的遮线罩开口,所述遮线罩固定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以及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在所述遮线罩的内部,所述电芯组件的一端封堵所述机体开口;其中,所述遮线罩用于使所述无人机的内部布线与所述电芯组件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机体开口处,并用于封堵所述机体开口;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空,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遮线罩的内部,且所述外壳与所述顶盖连接;以及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进一步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开关及电量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机体开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从而使顶盖设置在所述机体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遮线罩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其中,所述定位槽用于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从而定位所述外壳与所述遮线罩的相对位置关系。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上设置有动力输出接口,另一侧上设置有平衡充电插头。
优选地,所述遮线罩通过螺栓与所述机体连接;
所述遮线罩为框架结构,其各个壁上分布有规则和/或不规则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遮线罩外壁上设置有卡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用电池组件增加了遮线罩,并通过遮线罩将无人机内部的布线与电芯组件相互隔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布线混乱,容易将无人机内部的布线与电芯组件或者电芯组件中的线路混合,影响电芯组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机用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电池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电池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2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针灸仪
- 下一篇:基于体外辐射的微波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