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臂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079.6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贾珊;孙悦华;于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臂垫。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检测水平的发展,血液检验逐渐成为了诊断分析、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治疗疾病等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采血时,门诊采血的患者大多采取的体位是坐位,一般让病人的手臂伸直、直接放于桌面上,再于病人的上臂绑扎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后进行采血。而经多年临床采血工作经验总结,患者在坐位状态下采血时,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采血过程中手臂(肘关节)下意识弯曲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1、采血整体时间较长时,患者手臂酸痛感。2、患者由于紧张,下意识出现手臂弯曲的现象。3、护士工作忙碌,采血前及采血过程中的沟通和指导不够。4、个别患者有出现晕血、晕针的可能,导致患者手臂无力、甚至晕倒。
由于采血部位多选择在肘正中,手臂的弯曲甚至移动将直接影响穿刺针与血管的位置关系,而影响采血是否顺利,以及采血的成功率。因此在门诊采血的工作中,尤为需要寻求便于手臂固定的辅助设备。目前使用的采血垫,被设计成为整体水平结构,其实际本身为弹性塑料或者是一整块海绵,这样的采血垫在实际使用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其一,采血过程中手臂的固定不稳,影响护理人员的操作。其二,患者采血过程中手臂的酸痛感加强,忽略了患者对舒适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血臂垫,保证了采血过程中患者的手臂始终为伸直状态,方便护士操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加快了采血进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臂垫重量轻易移动,且便于清洗、消毒和更换,同时降低了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血臂垫,它是由内胆以及包覆在所述内胆外侧的外衬组成的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方开设有弧形的臂垫凹槽,在所述臂垫凹槽的前端设有第一弧形部,所述臂垫凹槽的后端设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高于第一弧形部,所述臂垫凹槽的底部在第二弧形部与第一弧形部之间形成斜坡,所述斜坡与水平面夹角为10~30度。
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22cm。
所述第一弧形部两侧的高度为14cm,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底部高度为12cm,所述第二弧形部两侧的高度为18cm,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底部高度为16cm。
所述内胆的材质为高弹海绵,所述外衬的材质为棉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长方体结构尺寸适合患者的手臂长度,结构上方的弧形臂垫凹槽,使患者手臂与臂垫表面更加贴合,臂垫凹槽在前端设置第一弧形部,后端设置第二弧形部,且第二弧形部的高度高于第一弧形部,使得整个臂垫凹槽成斜坡状,既舒适了患者,又辅助止血带(压脉带)功能,促进上臂的静脉血液充盈便于护士采血操作,同时还保证患者的手臂始终为伸直状态;本采血臂垫横径宽度适宜,极大方便了护士绑扎止血带等操作,内胆材质为高弹海绵,移除手臂后立刻恢复原状,外衬为棉布,患者感觉舒适,也避免部分高敏体质患者的过敏可能,并且外衬便于清洗、消毒和更换,避免资源浪费;本方案的采血臂垫重量轻易移动,已在门诊中进行了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患者及护士的一致肯定,很多患者表示该采血臂垫为自己带来了舒适和方便,比以往的采血感受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血臂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血臂垫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采血臂垫,它是由内胆1以及包覆在内胆1外侧的外衬2组成的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方体结构的上方开设有弧形的臂垫凹槽3,在臂垫凹槽3的前端设有第一弧形部4,臂垫凹槽3的后端设有第二弧形部5,第二弧形部5高于第一弧形部4,臂垫凹槽3的底部在第二弧形部5与第一弧形部4之间形成斜坡,斜坡与水平面夹角为10~30度。
优选的,长方体结构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22cm。
优选的,第一弧形部4两侧的高度为14cm,第一弧形部4的底部高度为12cm,第二弧形部5两侧的高度为18cm,第二弧形部5的底部高度为1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臂托
- 下一篇:一种立式结构红外线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