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化铁路装煤站移动接触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415.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峰;徐天文;郭如飞;李望;朱珺娥;刘拴喜;何保国;王杰;冯勇;李东伟;豆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00 | 分类号: | B60M1/00;B60M1/26;B60M1/2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1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铁路 装煤站 移动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装煤站移动接触网。
背景技术
电气化运煤专用铁路需配套建设装煤站,而且装煤站的定量漏斗仓和溜煤槽竖立在线路上方,轨面6.5m以上空间被占据,顺线路方向约9m长的区段不能架设普通的柔性接触网,也不能利用列车的惯性闯过该无电区域,电力机车带电通过漏斗仓成为一个普遍性难题,为此在该无电区域内只有更换内燃调车机车或采用双台电力机车升双弓来完成,制约着整个物流链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气化铁路装煤站移动接触网,在装煤作业时接触网局部移开,在列车进出装煤区时接触网移至铁路上方为电力机车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电气化铁路装煤站移动接触网,包括位于漏斗仓两侧的左门形架和右门形架,且左门形架和右门形架横跨在漏斗仓两侧的线路上,所述左门形架顶部的左横梁和右门形架顶部的右横梁中部下方均通过绝缘子刚性悬挂有位置对称的左固定汇流排和右固定汇流排;所述左横梁上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左移动小车,且左移动小车位于左固定汇流排与左门形架后方立柱之间;所述左移动小车上装有可顺线路方向移动的张力补偿小车,张力补偿小车的下方通过绝缘子刚性悬挂有左移动汇流排;所述右横梁上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右移动小车,且右移动小车位于右固定汇流排与右门形架后方立柱之间;所述右移动小车的下方通过绝缘子刚性悬挂有右移动汇流排;所述左移动汇流排与右移动汇流排之间连接有移动接触线;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的前部对称装有左电动推杆和右电动推杆,且左电动推杆和右电动推杆的动力端分别与左移动小车和右移动小车连接,同步推动左移动小车和右移动小车前后移动,带动左移动汇流排与右移动汇流排前后同步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接触线平行于线路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张力补偿小车顺线路方向移动带动左移动汇流排移动为移动接触线提供张力或释放张力;所述左固定汇流排和右固定汇流排分别与左门形架和右门形架外侧的柔性接触线连接。
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均由四根菱形排列的方钢管构成;所述左移动小车由套装在左横梁上的框架Ⅰ、水平安装在框架Ⅰ中的一对行走轮Ⅰ及垂直安装在框架Ⅰ中的两对限位轮Ⅰ构成,且一对行走轮Ⅰ分别位于左横梁中部的两根方钢管上,两对限位轮Ⅰ分别夹持在左横梁上下两根方钢管的两侧;所述框架Ⅰ的下部对称固定有四个直线轴承,所述张力补偿小车通过其车体上部的两根水平直线导轨安装在四个直线轴承中,所述张力补偿小车的车体两侧均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的活塞端均铰接在框架Ⅰ的外侧,通过两气缸的推拉配合带动张力补偿小车顺线路方向移动,所述张力补偿小车车体的下方通过三个“V”形排列的绝缘子刚性悬挂有左移动汇流排;所述左电动推杆设置在左横梁中,且左电动推杆的动力端与框架Ⅰ铰接;
所述右移动小车由套装在右横梁上的框架Ⅱ、水平安装在框架Ⅱ中的一对行走轮Ⅱ及垂直安装在框架Ⅱ中的两对限位轮Ⅱ构成,且一对行走轮Ⅱ分别位于右横梁中部的两根方钢管上,两对限位轮Ⅱ分别夹持在右横梁上下两根方钢管的两侧;所述框架Ⅱ的下方通过三个“V”形排列的绝缘子刚性悬挂有右移动汇流排;所述右电动推杆设置在右横梁内,且右电动推杆的动力端与框架Ⅱ铰接。
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中部均通过固定在其两侧的吊臂刚性悬挂有三个“V”形排列的绝缘子,绝缘子的下端刚性悬挂有位置对称的左固定汇流排和右固定汇流排。
所述右门形架后方立柱内侧设有接地触杆,右移动汇流排的后端设有接地触头,且接地触杆与接地触头对应;所述右移动汇流排的前端设有导流触杆,右固定汇流排的后端设有导流触头,且导流触杆与导流触头对应。
所述左移动汇流排与右移动汇流排、左固定汇流排和右固定汇流排均为刚柔过度汇流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横梁稳定:门形架横梁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横截面为菱形结构,水平布置的2根矩形管作为移动小车行走轨道,垂直布置的两根矩形管承载接触线水平张力,横梁受力分部合理,结构美观,与支柱顶部采用法兰连接,安装简单,调整方便。矩形管刚度大,承载力好,可避免加张力后小车及横梁颤抖晃动情况发生。
2、补偿可靠:补偿小车采用双光杆导轨直线轴承平移方式,摩擦阻力小,张力补偿快,大小无极可调,规避了弹簧补偿啃轨卡滞,接触线张力不足或失效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渠道灌溉施肥装置
- 下一篇:飞行器侧滑式弹射坐椅